第359章 和輯百越,馳援

 屠睢正式南下後,便意味著全盤接管嶺南。李信哪怕是爵至倫侯,可他終究是裨將,也就意味著要聽令於屠睢。他們攻下南越後,屠睢下的將令是讓他們就地整備。若是李信沒有接到調令便用兵,便是不遵將令,要受軍法懲治! 

 趙佗所言也有其道理,不論屠睢那邊是否順利,只怕都會認為他們是為了搶功的。秦軍內部不和,恐會引起更大的矛盾。權衡之後,趙佗認為按兵不動方是上策。 

 李信沒有回答,只是點了點頭。 

 “那蒯先生呢?” 

 “徹以為都可。”蒯徹捋著山羊鬍,笑呵呵道:“若是不去,君侯不必承擔任何責任。西甌縱然戰事不順,也是因為上將軍貪功冒進,與君侯毫無關係。甚至,君侯很可能借此進為上將軍。” 

 “先生所言極是!” 

 吳芮在旁附和點頭。 

 蒯徹則是面露微笑,繼續道:“可若要為大局著想,徹以為君侯最好派遣精銳馳援。西甌人並非等閒,且有楚國餘孽相助。吾等手裡則有西甌大將桀駿為質,或許便能扭轉戰局減少死傷。” 

 “邯以為,還是馳援的好。”章邯則是滿臉凝重,緩緩道:“君侯大可想想,吾等和輯百越採取懷柔之策,為的便是減少死傷。不論上將軍如何想,吾等領兵馳援總能杜絕後患。再加上還有桀駿為質,也是枚重要的棋子。” 

 若換之前,章邯可能什麼都不會說,甚至會贊成蒯徹所言。但自從結識黑夫開始,他也是漸漸的有所改觀。他能擔任軍需司馬坐鎮後方,也都是靠著黑夫舉薦。 

 他臨走時,其實黑夫與他促膝夜談。還說舉薦他,是因為他有著足夠的能力。有他坐鎮後方,就能確保糧草不失。如此,便能少死些人。 

 這份恩情,章邯是銘記於心。面對抉擇,章邯是勇於站出來。他看向李信,抬手道:“若君侯信得過邯,可留下五萬人,邯可擔保南越不失,確保糧秣!” 

 隨著秦國佔領的土地越來越多,李信這邊其實人手也不夠用,要不然也不會上書要人。他其實已經重金收買了些小部君長,讓他們出人為卒。再加上遷徙來的商賈贅婿亡人,很多都被充為士伍。如此才勉強湊夠了十五萬人,而且有三萬多都是越人。 

 “本侯都明白了。” 

 李信看向他們,緩緩道:“吾與屠睢並無恩怨,早年還算有些交情。此次南征他上將軍,可本侯卻是搶了他的功勞。可若坐視他步入險境,本侯實在辦不到。章君,便由你率五萬人坐鎮南海閩中二郡。” 

 “邯遵令!” 

 李信面露篤定,拔出佩劍指向西甌祖地,冷冷道:“本侯則親率十萬大軍,馳援西甌!” 

 【第2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