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 作品

第227章 百越自古便為秦土,祭武廟

 三十年,十月。 

 天還未亮,秦始皇便已按規矩祭祀太廟中供奉著的歷代先君。他素來勤政,自及冠掌權起便未曾怠惰。他有著雄心壯志,只要能實現他的野心抱負,一切皆可拋。 

 宗正公孫成捧著絹帛,主持祭祀。既為天子祭祀,三牲牛、羊、豕作為太牢必不可少。祭祀是很莊嚴肅穆的事,不能有半分差錯。 

 秦自襄公起,乃用駵(liu)駒、黃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彼時諸侯爭霸,周室衰微,各諸侯僭越祭天。歷代先君篳路藍縷,欲謀霸業。故做鄜畤、密畤、上畤、下畤,分別祭祀白帝、青帝、黃帝、炎帝。至此,秦國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神系。 

 秦滅六國後,以十月為歲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見。同時按照時令,每年四季的仲月進行祭祀。 

 秦始皇手握玉璧,站在前方行稽首禮。至於文武百官,皆在其後行九拜大禮。很多人都說先秦時期沒有跪禮,都是後世為抬高皇帝才有的。實際上自周朝開始,九拜大禮便齊全著呢。只不過這時期跪禮很常見,並無多少侮辱性質。畢竟平時也都是跪坐,就是君跪臣都曾有之。 

 “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琥禮西方,玄璜禮北方!” 

 公孫成言罷,抬手跪拜。 

 數名謁者捧著玉器,恭敬獻上。 

 玉器,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祭品。除去三牲外,最重要的便是玉器。獻上玉器後,還得獻上做工精美的繒帛作為祭品。鹽選用的是上好的安邑池鹽,色白如雪顆粒分明。酒選的是雲夢黍酒,用的都是最好最貴的。 

 “獻九鼎!” 

 夏禹九鼎,一一獻上。 

 唯獨雍州鼎,新的不像樣。 

 秦始皇踱步向前,自九鼎一一而過。這象徵著天下的九鼎,終究是盡歸大秦。他轉過身來,拂袖而誦:“先祖伯益,助禹治水,受舜賜姓,故為嬴秦先祖。古者禹死,欲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所以,天下本就是我嬴秦的!” 

 “大秦萬年。” 

 “陛下萬年!” 

 “大秦萬年!” 

 “……” 

 秦始皇望著九鼎,面露冷意。既然有人喜歡以古論今,那就好好論。有人說秦祖曾為周天子馬伕,代周而行是為以下犯上。如此那就得掰扯掰扯,禹帝時期本就打算禪位給伯益。是夏啟發動軍事政變,奪取了伯益的位置,自此開啟了家天下。所以說,這天下本就該屬於秦嬴! 

 後排的廷臣面面相覷,不明所以。皇帝提及此事,必然是有其緣由。不僅僅是為了宣揚秦國統治的合法性,絕對還有深層次的含義。 

 那麼……是何原因? 

 “報!!!” 

 謁者慌忙趨步入太廟。 

 “何事如此驚慌?” 

 “武信侯南征得神石,已運至宮中。” 

 “神石?” 

 秦始皇佯裝不解,拂袖輕揮。 

 “抬進來!” 

 李斯面色如常,毫不在意,因為以後嶺南發現的神石會越來越多。高端的侵略往往不是甲兵,而是無形中的文化民俗。秦國奪取嶺南,是要將其徹底併為秦國郡縣。曾經的南蠻越人,也將歸順為秦人。所以,便要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越人,讓他們認可自己的身份。 

 所以,蒙毅便獻上一策。 

 藉助鬼神,給越人洗腦! 

 伴隨著甕聲甕氣的哼哧聲,數位武士扛著巨石。落地時,群臣皆是心頭一顫。謁者連忙撤去上面覆蓋著的布帛,一排晦澀古字躍然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