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 作品

第122章 大秦修路工程,鯤鵬之志!

 “此事已經在做。” 

 秦始皇拂袖輕揮。 

 去年東巡,他曾浮江而行。眺望越地情況,他便吩咐會稽洞庭長沙三郡負責修路,為的就是打通南北為後續做準備。李信此言不足為奇,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 

 秦國對修路這事無比看重,所以當秦始皇頭次來雲夢時路過官路,見道路寬闊平整便篤定黑夫必有才能。這兩年來,秦國的道路工程就沒停過。先修直道,能從咸陽直接發兵至北地塞外。再修馳道,通往三十六郡,能讓他掌控天下。 

 宮內有甬道,用以通往各個宮殿和驪邑。巴蜀有棧道,夜郎漢陽等地則派常頞修造五尺道,用以加強對西南地區的掌控。去年又定下修四條新路,能打通南北前往越地…… 

 秦始皇也知道,很多六國餘孽私底下噴他奮六世之餘烈,他自身並無多少本事,純粹是靠著秦國底子好。他這位置換個人來,做的只會比他更好。 

 還有人說他是暴君濫用民力,他同樣不在乎。他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建立起個超越歷代所有邦國的秦國。他要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皆為秦土。他要用一代人的努力,換來秦國的千秋萬世。哪怕他的做法會帶來質疑與爭議,他同樣是一往無前。井底之蛙,安知他的鯤鵬之志? 

 “黑夫所謂百越生產兵團,更甚於信。”李信感慨道:“秦卒閒時耕作,戰時為伍。不出三年,便可開墾萬頃良田。若都種上稻米,便可令南征糧草壓力驟減。並且有利於後續治理,遷來的亡人流民有田可種,省去開墾之苦。還可以地引誘越人,歸降於秦國。依黑夫之言,便是打君長分土地!” 

 關於這事目前還未有定論,朝中同樣是爭論不休。以馮去疾這派覺得甚好,放慢南征的腳步,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還可採取懷柔之策勸降越人。初看他們前期會耗費更多時間,但後續治理就能省力的多。持久戰先前也提過,只是因為糧草消耗過大,所以就被排除。黑夫獻上生產兵團,便可耕戰互輔,以越地之肥沃足以活民。 

 李斯則是不看好,因為人心叵測。士伍背井離鄉至越地,為的是殺敵得爵衣錦歸鄉,可不是在窮山惡水的越地開荒種田。短時間內不礙事,可時間一久必然會有諸多士伍思鄉心切,到那時又當如何? 

 相反,他倒是覺得李信所言甚好。士伍負責攻城掠地,跟隨大軍遷徙的亡人、贅婿、商賈……這些都能開墾荒地,自食其力的同時為秦戍守後方。 

 此事暫時不急,秦始皇準備回去後再行定奪。反正他們南下後,得先打下幾塊地盤,然後堅壁清野安營紮寨,這時再決定是否要搞這生產兵團。 

 秦始皇注視著李信,若有所思,看來李信是更傾向於逐步蠶食越地。穩紮穩打的同時採取懷柔之策,儘量招攬越人,方便後續秦國置郡縣治理。 

 只能說,他們所想皆有道理。 

 至於是否可行,無人知曉。 

 畢竟,人心最為叵測。 

 “這幾日將軍可先歇息,待準備周全後再啟程洞庭郡。南征至關重要,望將軍南征順利昌我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