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 作品

第70章 博浪沙張良,取消了?

 回到家中,張良只是撫琴一曲。他將所有僮僕遣散變賣家產,連他仲弟都未下葬。沒別的原因,他有生之年定要親手葬秦。國仇家恨,百世亦可報! 

 但是,秦人比他想的還要快。新鄭縣令馮毋擇即刻安排人手,徹查反秦之事。凡與之有關的,一律夷三族。秦滅韓後待勳貴還算不錯,可既然換來的是反秦,那便絕不姑息,一切皆按秦法處置! 

 張氏,自然也逃不過。面對秦國通緝,張良將蓄了數年的美須颳得乾乾淨淨。穿上女人的襦裙扎著髮髻,就這樣堂而皇之的離開了新鄭。昔日越王勾踐為報仇臥薪嚐膽,他亦可扮成女人活命! 

 這些年來他奔走各地,也曾遭人恥笑,可他從未蓄鬚。一來是他被通緝,沒有鬍鬚他也能假扮成女子逃命。二來是以此明志,秦國不亡他絕不蓄鬚! 

 他本想遊說列國,合縱扛秦。 

 可惜,那些人皆將他視作喪家之犬。 

 韓滅了又如何? 

 鄭國不也被韓所滅? 

 怎麼,輪到你就受不了了? 

 面對冷嘲熱諷,張良是徹底失望。他前往淮陽,潛心修學。作壁上觀,看著各國一個個步入韓國後塵。 

 十七年,韓滅。 

 十九年,趙滅。公子嘉率其宗數百人至代,自立為代王。東與燕合兵,軍上谷。 

 廿一年,王賁取燕薊城,得太子丹之,燕王喜敗走遼東而王之。 

 廿二年,王賁水淹大梁,其王請降,盡取其地。 

 廿三年,虜楚王。 

 廿四年,王翦破楚,昌平君、項燕死。 

 廿五年,王賁攻遼東,得燕王喜。攻代,得代王嘉。 

 廿六年,王賁從燕南攻齊,得齊王建。 

 …… 

 也是那天,張良看著秦軍入臨淄。 

 他站在城牆,開懷大笑。 

 眼含熱淚,笑的無比大聲。 

 齊王建昏庸無能,聽信後勝之言,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嗚呼!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故族秦者必秦也,非天下! 

 張良藏匿在暗處,冷漠的注視著一切。看著自大的秦王調動各郡人力,修造馳道。驪山皇陵自其登基便開始修造,不知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好不容易享受兩年太平,便又要動用五十萬大軍南征百越。 

 他不否認,秦王的確是雄才偉略的國君。但秦能滅六國,乃是底蘊積攢。從養馬的非子開始,竟無一國君是昏庸無能之輩,此為天命助秦。秦王自號為皇帝,他的威望響徹天下。他若是不死,他們就難掀起多少風浪。 

 燕太子丹派遣荊軻刺秦,最終身死國滅。前年荊軻好友高漸離被發現,而後入咸陽譜曲。秦始皇為防止他刺殺,將其雙眼用煙灼瞎,而後令他譜曲《秦頌》。高漸離為了幫荊軻報仇,假意屈服暗中將築灌滿了鉛。就等靠近暴君,一舉將其砸死。 

 可惜,他也失敗了。 

 自那日起,秦王終身不近諸侯之人。 

 在張良看來,刺秦必定要慎重考慮。想要成功,得要有充足的準備。還好,秦王是個勤政的國君。他為鎮守四方,年年巡狩。前年巡遊隴西,去年則是東巡封禪。聽說今年開春後,還準備繼續東巡。 

 張良走遍諸多地方,最後決定是在這博浪沙刺秦。首先這裡是東巡的必經之地,只要秦王想要東巡必然會從此過。還有這裡地理位置極佳,因為沙土地的緣故,車駕速度必然要放慢。他們也能隱藏在兩側,伺機而動。不論計劃是否成功,都能借助蘆葦叢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