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損文香 作品

第884章 龐統的春天

 “玄德公!”,

 一直未曾開口的郭嘉突然說道,

 “這怎麼能叫惡毒呢,按照那李嚴所犯之罪,就算將其凌遲梟首,也合乎法度,若是按照文和說的,讓其自降身份,成為家奴,怎麼說還給他留了一條命!”,

 “再說我們也不是逼他成為家奴,完全可以讓他自己選啊,這樣一來,就算日後他生不如死,也是其自作自受,與人無尤啊!”,

 “好好好!”,

 聽聞這話,劉備直接翻了個白眼,

 開玩笑,

 正所謂好死不如賴活,這哪裡是逼他選啊,這不就是逼他死嗎?!

 想到這兒,

 劉備只能輕嘆一聲道,

 “雖然我對漢律研究的不多,但也知道,對於李嚴這種情況,理應棄市,而其之前畢竟是官身,貶為庶民也屬情理之中,但要是將其收押為奴,恐怕實在不合情理吧?!”,

 “這還不好辦!”,

 李憂輕笑說道,

 “玄德公只需裝作被那李嚴所犯之罪激的盛怒,直接下令將其車裂而死,並讓李嚴一家老小全部為其陪葬,到時候我們再裝作一勸,乞求玄德公息怒,讓其充當家奴,免於一死,不救得了?”,

 “這......”,

 劉備先是一愣,隨後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

 “伯川啊!”,

 “這麼做確實在當下能堵住悠悠眾口,但日後記於史書之上,後人評說起來,若是稍微尖酸刻薄些,汙了名聲,豈不是有些得不償失啊?!”,

 “哈?”,

 只見李憂先是發出了詫異之聲,隨後才漸漸明悟過來,

 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不論是誰,不管為人再怎麼雲淡風輕,只要他還做不到像李憂一樣真正意義上的不要麵皮,就始終會在意史官對自己的評價,

 為君者,最忌諱的就是喜怒無常,朝令夕改,之前劉備已經不止一次的表示過自己對李嚴的態度,就是要將此等害群之馬除之而後快,

 可現在如果按照剛才郭嘉所說,劉備就需要先將李嚴一家老小都下在獄中,然後又要在李憂等人的求情下網開一面,將其從獄中放出,下貶為家奴,在劉備眼裡,這一通操作就是徹頭徹尾的昏君作為,對名聲有些擔憂,也實屬人之常情,

 但在李憂看來,

 這份擔心就屬實沒有必要了,

 後世對明君的評判,功績佔一方面,而在剩下的品德之中,能否聽進去下屬的諫言,則是另一個評價君主是否賢明的重要標準,

 相似的案例中,李憂記憶最深的,就是唐太宗,

 《貞觀政要》記載,相州人李好德,犯有瘋病,口出妖妄之言,

 唐太宗聽聞之後,連忙詢問大理丞張蘊古此事是否屬實,後者如實回覆,說那李好德確實有瘋癲之病,因此才胡言亂語,按照律法,不該獲罪,

 聽聞這話,唐太宗便坦言自己會赦免其罪,而得知這個消息的張蘊古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李好德,可隨後,侍書御史權萬紀便彈劾張蘊古,將此事告知了唐太宗,同時點明那張蘊古祖籍相州,李好德的哥哥在當時還擔任相州刺史,說那張蘊古就是在以權謀私,討好其兄!

 得知此事的唐太宗當即大怒,立即便將張蘊古斬首示眾,棄屍東市,

 可隨後,

 唐太宗便意識到自己這個行為實在是太過草率,未經審判,未得實證便用權殺人,而後悔之,並將三複奏改成了五復奏,

 這一行為,不但沒有被後世詬病,反到成了李世民被人稱頌的優點,畢竟他能夠自省,並且對自身的錯處加以改正,在君王身上,已經算是個極為難得的優點了!

 而現在劉備要做的事,就更加值得稱頌了,人家李世民把人殺了才後悔,都能成為優點,劉備不但沒殺,還能在盛怒之中聽取了李憂等人的諫言,將李嚴的死罪改成了活罪,哪裡還有被人詬病的餘地,

 想到這兒,

 只見李憂笑著說道,

 “玄德公實在是多慮了!”,

 “自古以來,為君者,能守住基業便可稱之為中庸,像玄德公這種開疆拓土之君,史書上誇還來不及,如何能有批判之言!”,

 “再者說來,玄德公盛怒之下,本欲將其全家斬首,結果在我等諫言之下,不但虛心認識到了自身錯誤,還因此饒恕了那李嚴及其族人的死罪,此等能夠自省的心胸,簡直是明君中的明君了!”,

 “我敢打賭,此等事蹟不但不會被後世人所詬病,還會成為玄德公身為明君的一大佐證啊!”,

 “這......”,

 聽李憂說的如此天花亂墜,劉備甚至被說的都有點懵了,只見他一臉迷茫的看著李憂說道,

 “伯川啊,這能行嗎,後人如何評看古人,誰也說不準,伯川難道真有把握?!”,

 “放心吧玄德公!”,

 只見郭嘉一步走上前,無比自信的和劉備說道,

 “你就相信伯川吧,在這方面,他確實是專業的!”,

 “哦?”,

 劉備有些狐疑的看向郭嘉,後者雖然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但其實解釋的也是雲裡霧裡,不過出於對二者的信任,劉備還是沒有過多追究,

 頷首點頭,

 劉備輕吐一口氣道,

 “好,既然如此,便依伯川所言!”,

 “只不過......我還是有一個疑問!”,

 “那李嚴若是被貶為家奴,就算將其送給士元,那李嚴也一無官身,二無俸祿,萬一其偷懶怠工,最後遭罪的,豈不成了平原百姓?!”,

 “這點玄德公倒是大可放心!”,

 只見賈詡搖頭說道,

 “那李嚴怎麼說也是個聰明人,不會幹這種找死的蠢事,再者說來,士元處理政務的經驗早已超越了我等的認知,若是那李嚴敢消極怠工,恐怕士元隨便一眼就能察覺,到時候,那李嚴可就遭老罪嘍!”,

 “原來如此......”,

 只見劉備抿了下唇,

 “既然士元有反制之法,便也無須擔憂了,只是,這次回去後,還是給士元再升兩級吧!”,

 “聽你們這麼一說,”,

 “士元也有點太慘了......”,

 ......

 唐太宗便意識到自己這個行為實在是太過草率,未經審判,未得實證便用權殺人,而後悔之,並將三複奏改成了五復奏,

 這一行為,不但沒有被後世詬病,反到成了李世民被人稱頌的優點,畢竟他能夠自省,並且對自身的錯處加以改正,在君王身上,已經算是個極為難得的優點了!

 而現在劉備要做的事,就更加值得稱頌了,人家李世民把人殺了才後悔,都能成為優點,劉備不但沒殺,還能在盛怒之中聽取了李憂等人的諫言,將李嚴的死罪改成了活罪,哪裡還有被人詬病的餘地,

 想到這兒,

 只見李憂笑著說道,

 “玄德公實在是多慮了!”,

 “自古以來,為君者,能守住基業便可稱之為中庸,像玄德公這種開疆拓土之君,史書上誇還來不及,如何能有批判之言!”,

 “再者說來,玄德公盛怒之下,本欲將其全家斬首,結果在我等諫言之下,不但虛心認識到了自身錯誤,還因此饒恕了那李嚴及其族人的死罪,此等能夠自省的心胸,簡直是明君中的明君了!”,

 “我敢打賭,此等事蹟不但不會被後世人所詬病,還會成為玄德公身為明君的一大佐證啊!”,

 “這......”,

 聽李憂說的如此天花亂墜,劉備甚至被說的都有點懵了,只見他一臉迷茫的看著李憂說道,

 “伯川啊,這能行嗎,後人如何評看古人,誰也說不準,伯川難道真有把握?!”,

 “放心吧玄德公!”,

 只見郭嘉一步走上前,無比自信的和劉備說道,

 “你就相信伯川吧,在這方面,他確實是專業的!”,

 “哦?”,

 劉備有些狐疑的看向郭嘉,後者雖然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但其實解釋的也是雲裡霧裡,不過出於對二者的信任,劉備還是沒有過多追究,

 頷首點頭,

 劉備輕吐一口氣道,

 “好,既然如此,便依伯川所言!”,

 “只不過......我還是有一個疑問!”,

 “那李嚴若是被貶為家奴,就算將其送給士元,那李嚴也一無官身,二無俸祿,萬一其偷懶怠工,最後遭罪的,豈不成了平原百姓?!”,

 “這點玄德公倒是大可放心!”,

 只見賈詡搖頭說道,

 “那李嚴怎麼說也是個聰明人,不會幹這種找死的蠢事,再者說來,士元處理政務的經驗早已超越了我等的認知,若是那李嚴敢消極怠工,恐怕士元隨便一眼就能察覺,到時候,那李嚴可就遭老罪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