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孽緣 作品

第198章 來,同歸於盡

 周邦彥的土地改革,趙濤,蘇軾,一些書生,一起研究出來的方法。 

 如果河北和山東做了試點,普及全國。 

 可以有效的抑制土地兼併,是一項意義深遠的改革舉措。它不僅能夠保護農民的權益,還能夠促進稅收 

 土地大多數都集中在世族手裡, 

 普通農民往往無法獲得足夠的土地資源,導致他們的生活十分困苦。而土地兼併的發生,使得世族豪紳們能夠通過土地來獲取更多的財富和權力,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分化。 

 攤丁入畝,就是人和土地都要稅收。 

 而且土地越多,人口少的話,就會加大稅收。 

 人口多而土地少就減少稅收。 

 這樣一來,讓所有的世族豪紳都要交大量的稅。 

 這是一個從根本上解決封建社會土地分配不公的方法。 

 朝堂上的大臣們大多數都是地主,即使不是地主,家裡也有著地主親戚和上好的良田, 

 財富和土地是他們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然而,這項國策卻讓他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他們知道,這個國策如果要實行下去,將會嚴重地損害他們的利益。 

 將會失去大量的土地和財富,他們的權力和地位也將會受到威脅。 

 他們開始感到不安和恐懼, 

 作為大地主的蔡京,第一個反對:“皇上,此法不行啊,這樣一來,有大量的人會湧進山東,河北地區。會使全國人口不均,引起動亂的。” 

 趙濤見蔡京反對,心裡立馬不滿起來。 

 我手裡還有你的把柄了, 

 竟然反對,你不會不知道周邦彥是我的人。 

 蔡京說了話,後面蔡京一黨,紛紛出來: 

 “皇上,蔡太師所言極是啊,山東,河北兩地,本不是魚米之鄉,土地也很貧瘠,那裡土地可以按舊律安排,大宋就是按老祖宗的方法才使國家如此富裕,不可亂改國策。” 

 “皇上,土地是國家根基,不可亂改啊!動一發而牽全身啊。” 

 ”皇上,····“ 

 皇上。 

 朝堂站出了一半大臣反對。 

 趙濤看著這些人 

 我靠 

 蔡京不愧是蔡京啊。 

 稍微動一動,就那麼多人跟隨。 

 此時的周邦彥心裡十分緊張,他沒有想到自己的提議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反對。 

 本以為自己的想法是為了國家著想,能夠為國家帶來更多的好處,可現在看來,自己的想法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 

 其實周邦彥想錯了,他和趙濤,蘇軾研究出來的國策,所有人都知道對國家有好處,但是對國家有好處的條件是犧牲他們自身利益,所以他們反對。 

 周邦彥並沒有看到這一點,如果他回家這樣說,家裡人也會反對這樣的國策的。 

 周邦彥默默地聽著眾人的反對聲音,沒經歷過朝堂爭鬥的周邦彥,心裡覺得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他開始懷疑自己,心跳越來越快,手心裡也冒出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