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大結局

趙葉青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他們到達草甸,終於在穆奚去城裡買棉花基地所需農資又聽聞二堂嫂生下了個大胖丫頭,把消息和肥料農藥一起帶回草甸的時候,城裡的大部隊終於到達了草甸。

上次來估算風力資源的人已經勘察好了建造風力發電站的位置,就直接選在了之前的旅遊區,那邊平地多,建造條件好。

而一個個白色的大風扇被安排建造在起伏的小山頭上。

工程部的人想先建造信號塔,方便和城裡聯繫,可風力發電沒弄起來信號塔就供不上電,通信部的弄了小的基站,一天只耗費三十多度的那種,拿到這邊來用太陽能發電和發電機養著。

等到城裡造好了超大的扇葉送到草甸上的時候,趙葉青終於能如願以償的躺在草甸家裡的床上上網了。

通網之後,棉田的設備從局域網連接升級到互聯網監控,大棚的四周搭設的攝像頭和實時傳送的土壤健康狀況讓兩人躺在家裡就能管理幾十畝的棉花基地。

不過今年是沒那麼悠閒了,按照趙葉青話的來說,今年是她創業的第一年,就算棉花基地能省心的管理,可還得為後續的畜牧業做準備。

人工干預牛羊繁育,原先只有兩頭老牛能繁殖,每年都是家裡的老母牛辛辛苦苦的產仔,因為只有一頭是不帶血緣關係的能配種,現在就不一樣了,城裡能提供新的種牛和母牛。

還有人工干預的山羊綿羊繁育。

能通車之後,穆奚先是到城裡定了一大批的建材,搬運到草甸上,和工程部借了兩個人,在院子外搭建起了一排長長的畜棚,為後續畜牧業做準備。

工程部也好說話,得益於趙葉青時常去送溫暖,擔心他們沒有新鮮的蔬菜和雞鴨肉,時不時就送過去,有時候還送兩隻做好的烤雞。

吃人嘴短,只是借兩個人去幹兩天活而已,哪有不應的。

去的名額還被爭搶了一番,他們家裡好吃好喝的什麼都有,總比吃部門乾巴巴的工作餐要好。

棉田生長期,牲畜也都處理好,火龍果和百香果也都移栽到地裡。

趙葉青站在二樓的陽臺上有些恍惚。

豐茂的田地,越來越多的牲畜,遙遙望去能看到大大的白色風扇高高豎起,手中的手機時不時就能傳來家庭群消息的提示鈴聲。

感覺也是時候了。

她打開手機,調出馮立軒的聊天窗口,叫他幫忙訂了一批樹苗。

城裡的種植部從極夜過後就開始繁育各種樹苗,和趙葉青一開始想法一樣,這幾年的天災,即是天災也是**,從大自然拿走的,也要還回去才行。

樹苗是不收費的,主要是給山裡住著的村民們補種被砍伐掉的樹木,城裡也會定時派人去將被砍空了的樹林給補種上,要是手頭寬裕的就象徵性的給一些錢,也都會用到重新繁育樹苗的支出上。

手機收到馮立軒發來的消息。

馮立軒:收到!馬上安排!

馮立軒:(伸手)打錢!

趙葉青:沒錢,不給,我還欠著城裡一大筆錢呢,等到棉花收穫才能填上,到時候再說。

馮立軒:(大哭)部門沒經費了!我每天過的都是什麼苦日子!沒有兩隻窯雞和一隻烤鴨是填補不了傷痛的!

趙葉青:...知道了,再給你加一隻燒鵝。

馮立軒:(愛心)(愛心)(愛心)(玫瑰)(玫瑰)(玫瑰)

兩人在山裡這幾年,被砍伐得最嚴重的就是白樺林和松樹林。

松樹還好,城裡繁育的松樹苗還挺多,可白樺樹就不在育苗選擇內了,城裡叫人來收集了白樺種子回去,讓趙葉青先種著松樹,白樺樹以後再補上。

種樹是趙葉青和穆奚兩人一起去的,以前這邊是動物足跡最頻繁的地方,可現在肉眼可見的痕跡少了。

“草甸上人類的活動痕跡多了,這樣的情況是必然的。”

這也是趙葉青打算後續把畜棚修建到木圍欄外的原因,現在附近連狐狸的活動痕跡都不多。

城裡還給兩人送了監控報警裝置,只要出現類似以前那種野豬襲擊事件,攝像頭老遠就能用熱感和ai檢測到動物出沒的跡象,然後給屋子裡的人傳送警報,再一鍵打開強光驅趕的按鈕,將靠近的野生動物趕走。

除了樹苗,還有被大量牲畜啃食的草甸,趙葉青將幾年沒有啟用的草圈子重新撒上牧草種子,又在附近開了兩塊牧草地,這次一塊就比之前的兩塊還大,兩人現在有了拖拉機設備,倒也不擔心忙不過來。

一直在支出,兩人為了回血,把這兩年收穫的蠶絲全部紡織成蠶絲布,現在城裡能弄到店鋪了,趙葉青想弄個小店來買東西,可又不想被店鋪束縛,可不想花錢請人。

穆奚就聯繫了趙哥,讓他介紹了些有錢的客源,趙哥一打聽是要賣桑蠶絲布料的,馬上拍著胸脯說幫介紹客人。

趙哥也不避諱的直言:“我不抽成,你們賣的和我賣的也不衝突,就當幫朋友的忙了,等我賺錢了要買的時候,

你們給我打個折就行。”

趙葉青就喜歡這種灑脫直爽的,打算下一批蠶絲布出來之後,就給人做一套真絲的夏季短袖短褲睡衣。

夏季的,比較剩布。

沒辦法,他們現在太窮了。

這樣的貧窮維持到了地裂後第九年的秋天,棉花終於收穫的時候。

在孫奶奶的管理下,每一塊棉田的產量都達到了之前的兩倍有餘,她也毫不藏私把自己這麼多年的種植經驗傾囊相授。

趙葉青把這些都記在心裡,等棉花送到城裡去抵消了之前的債務還有些盈餘,再把手上的蠶絲布賣掉收穫了第一桶金的時候,穆奚從城裡請了一個裝修隊回來,把家裡重新裝修了一遍。

原先木頭搭建的原主屋被拆掉,還挖出了一個地下室來儲存東西。

原主屋被修建成一個地下一樓,地面二樓的磚屋,一樓和二樓都有兩個房間。

木圍牆往外移,在靠近闊葉林的那邊又修建了一個大的青貯窖和乾草房,供給給後續大量的牛羊使用。

院子外面還多增加了一個小平房,裡面有兩個房間,這是趙葉青已經預想到的,以後牛羊養得多了,還得請人來管理,她就能自己當老闆了。

這個職位被馮立軒舉高了手臂來爭取。

卻被全家人一致駁回,城裡現在還得用人,馮立軒這種已經用順手的年輕人在五十歲之前想退休都是不可能的。

但城裡現在對就業放寬了一些,特別是之前那些因為天災而導致殘疾的人,不會限制他們要做什麼和必須待在城裡。

地裂後第十年。

家裡的牲畜翻了倍,光是剃羊毛和整理羊毛就讓趙葉青兩眼一黑,她在網上發佈了招工的帖子,來了一對夫妻,不算是瞭解畜牧業,但是小時候家裡是農村的,放過牛羊,也不嫌棄髒累。

她說包吃住,連工資都是面議,他們還是來問了。

趙葉青在電話裡直說:“我開不了很高的工資,但是吃住絕對不會虧待你們。”

妻子說:“我們在城裡也沒有合適的工作,只能靠苦力生存,小時候都是在自由自在的大山裡,長大了進廠打工想賺了錢就回老家結婚生娃,可錢還沒賺到就回不去了,像現在這樣,還不如回到我們喜歡的地方。”

兩人都是被反動分子打傷了,妻子被割了耳朵,丈夫被砍了手指,穆奚將兩人接到草甸上讓趙葉青再看看。

小夫妻兩人妻子姓楊丈夫姓王,比趙葉青和穆奚的年紀還小一些,老家在東北那邊,他們想著這輩子應該是回不去了,在城裡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小王是個沉默寡言的男人,幾乎沒什麼笑容,長得挺高大,趙葉青問他們確定考慮好了嗎,小王說:“我媳婦在城裡每天都不開心,我也不開心,這裡挺好,和我們老家有些像。”

說先試工幾天,趙葉青仔細觀察,見兩人都不是多事的人,幹活十分踏實,就留下了。

趙葉青和穆奚也終於在地裂後的第十年,如願過上了當老闆的日子。

孫奶奶現在基本上是常住草甸上了,原本看到基地步入正軌,她是想走的,可趙葉青想著要是放她回去也是孤家寡人老太太一個,趙葉青就沒讓她走,死纏爛打著孫奶奶讓她留在草甸上陪她。

孫奶奶同意了,但是把自己的行李收到了新的二層磚屋一樓的房間裡,說自己以後都要住在這。

趙葉青不明所以,穆奚卻是秒懂的。

老太太這是想著給兩人騰出空間呢。

當天晚上,某位壓抑了很久不敢有大動作的男人,迫不及待採取了行動,趙葉青含羞帶怒的罵他臭不要臉,可扛不住某人在耳邊一聲又一聲的,啞著嗓子喊:

“老婆...”

最後她迷迷糊糊的想著算了,也不是農忙期,反正不用動,不如享受。

穆奚想補辦一場婚禮,趙葉青對這方面沒有執念,這一點穆奚卻比她還要堅持,說是儀式感得有,以後老了還能懷念。

沒有雜七雜八的朋友同事要請,只叫了馮家人和助理、趙哥等等城裡的幾個比較熟悉的朋友,還有就是隊裡的小周小鄭幾人。

馮老太太知道他們要補辦婚禮的時候,從口袋裡掏出摺疊老花鏡戴上,打開抽屜翻出了老黃曆,找了一個好日子。

穆奚接電話,聽到老太太說的那個時間,忍不住脫口而出:“這麼久?”

老太太說得留時間來縫製嫁衣。

趙葉青聽聞這個消息嚇一跳,九十幾歲的老太太了還得拿起針線,忙給老太太回電話說用不著。

馮老太太:“不是從頭做,是改一下而已,嫁衣用的是你奶以前的那件,按照我們那時候的習俗就是,得傳給女兒結婚再穿,穿之前在嫁衣上再繡上些新花樣,是有寓意的。”

趙葉青再三說只加一點就行,最後收到的成品也超出了她的預期。

一件樣式簡單的紅色嫁衣,上頭針腳各異的繡了不同的花樣,有石榴花,有龍鳳,有環著龍鳳飛舞的喜鵲,還

有老太太繡的連理枝。

婚禮是在草甸上辦的,從中午熱鬧到了半夜,旁邊搭設風力發電的工作人員也來蹭了一杯喜酒。

每個人都把自己最喜慶的衣服穿了出來,連小黑的兒子,一隻幾個月大的小花狗,脖子上都被繫上了紅色的蝴蝶結,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在兩人周圍跑來跑去。

婚禮過後,穆奚把兩人結婚的照片斟酌再三後挑選出來幾張來送到城裡放大打印出來,自己做了超大相框掛在了屋子裡。

趙葉青每天一進屋子就能看到自己被放大了的臉掛在壁爐上頭,忍了幾天還是沒忍住把相框拿了下來,太羞恥了。

只勉為其難的留下了房間裡的那一張,起碼不會被別人看到。

去年把棉花賣給城裡之前,留下了一小部分自己拿來紡線織布,效率有些低,但是城裡那些買了她桑蠶絲布的有錢人,不喜歡城裡流水線生產的東西,更喜歡趙葉青手織出來的棉布。

她時不時就織幾匹佈讓穆奚拿到城裡去售賣,去的時候是開車去的,除了棉布還有蠶絲布,因為來回時間長,大約一個月進城一次,除非客戶加錢否則很少打破這個規律。

至於為什麼是開車,因為修路到草甸的時候,加油站被發現充公,兩人沒有了用不完的汽油,捨不得總是開直升機。

急用的客戶就會額外給汽油補貼,他們才會開直升機進城去送貨。

去年把債還完之後又擴建了幾畝田,兩人平時織布也能攢下不少。

3043年9月,也就是地裂後第十年的秋季。

棉花基地進行了第二輪豐收,大捆的棉花被運送往城裡,還有七頭羊和五頭豬也一起被拉走。

兩人賺得盆滿缽滿。

3044年3月,又要進行下一輪的播種時,全國的信號終於全部連通,許多人在國家互聯繫統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失聯多年的家人好友。

趙葉青猶豫了兩天,終於在深夜躺在床上時,鼓足勇氣在上面搜索了閨蜜的名字,看到掛著她本人照片的頭像亮起時,心裡最後一點隱藏的晦暗總算被打破,放大了照片反覆看了好幾次,臉上掩飾不住的喜悅。

沒等她點擊聯繫,身後的人抬手圈住了趙葉青的腰肢,從背後將她緊緊攬在懷裡。

趙葉青剛要掙扎說自己在忙呢,被穆奚握著腰間的軟肉轉過身來,她眼睛正對著穆奚脖子上的疤痕,上頭分明的喉結上下滑動,發出的聲音帶著一絲委屈:

“要不也看看我唄,趙總。”

她笑著回:“看著呢看著呢,吃什麼醋,還得再看幾十年呢。”

是啊,他們還有漫長而又美好的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