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覺 作品

第20章 唐四公子大才

 我曹! 

 他是黃觀? 

 黃觀就長這逼樣? 

 方靜之有點懵逼。 

 黃觀在大明歷史上,可謂是鼎鼎大名。 

 雖然不如後世挽大廈於將傾的於少保,但也是大明少有的忠臣。 

 而且是暇絲很少的那種。 

 洪武二十三年,黃觀以貢生入太學,同年八月,在南京應鄉試,中解元。次年應會試,中會元,是年,參加由明太祖朱元璋親發策問的殿試,又中狀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頭頂青春美麗疙瘩豆的傢伙,會在未來解鎖超高難度的三元六首成就。 

 當然,牛逼的人自然有牛逼之處。 

 黃觀的牛逼,也不僅僅只是三元六首。 

 建文元年,黃觀人右侍中,掌管玉璽,與方孝孺,齊泰等人同為建文帝親信重用。 

 建文四年,朱老四終於開始了他人生高潮的起點。 

 而黃觀則是立馬就寫了一封聲討老四叛逆的檄文。 

 罵的那叫一個難聽。 

 老四聽完,那是連幹了四碗白米飯,這才止住了心中的怒氣。 

 之後黃觀就到長江上游各地調兵遣將,準備與老四決一死戰。 

 可惜結果功虧一簣。 

 沒等他跟老四拼個你死我活,李景隆就把南京城門打開了! 

 老四進駐南京以後,對黃觀可謂是恨之入骨,隨即下令通緝黃觀。 

 以老四的城府,以黃觀的才學。 

 可以說,只要黃觀選擇投降。 

 老四必然會恩怨一筆勾銷,並且為黃觀重用。 

 可這位黃狀元在看到建文朝大勢已去,無力迴天,自己的妻妾兒女均已死節以後,愣是投江自盡了。 

 可以說,這黃觀的一家子,都是暴脾氣建文忠臣。 

 可以說,黃觀的這一生,在大明的歷史上,可謂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個傢伙,一看就很適合作為方門走狗啊! 

 方靜之打量著黃觀,那是越看越喜歡啊! 

 可這眼神,看的黃觀卻是越來越害怕。 

 這少爺的眼神怪怪的,總給人一種頭皮發麻,屁股抽搐的感覺。 

 黃觀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哆嗦,隨後緊了緊身上的衣裳。 

 警惕的看著方靜之。 

 “這位少爺,待如何?”黃觀問道。 

 “還有家人嘛?”方靜之答非所問。 

 黃觀皺了皺眉頭,剛想說話,方靜之卻冷不丁的蹦出一句:“君子當誠!” 

 這尼瑪,這是不信任自己的人品啊! 

 黃觀老老實實的說道:“家中父母早亡,孤身一人!” 

 “喜歡看書?”方靜之笑了笑,將黃觀手裡的書抽了出來。 

 竟然是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所著的管子。 

 方靜之隨意的翻閱了幾頁。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者,善分民也。” 

 “聖人不能分民,則猶百姓也。” 

 “與己不足,安得名聖?” 

 “這是什麼意思?” 

 黃觀侃侃而談:“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們善於把利分給百姓,如果聖人不擅長把利分給百姓,那他就跟百姓別無二致了,自己都貪婪而不滿足,又怎麼能算是聖人呢!” 

 “是古有事則用,無事則歸之於民,唯聖人為善託業於民,民之生也,闢則惠,閉則類,上為一,下唯二!” 

 “所以,國有事則從百姓那裡徵收財務,無事便藏富於民。” 

 “只有聖人才會善於把事業寄託在百姓身上,百姓的本性,是越開道便越通達,越約束越善良,上行下效,給百姓做出好的榜樣,百姓自然會學習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