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兮 作品

第141章 擦肩而過

 吃完飯大家都兩個兩個的散開了,孫羽萌跟著閆需寧去看電影了,黃瑋銘送葛玥童回宿舍,因為黃瑋銘的合租室友,就是那對小情侶,兩個人都沒帶鑰匙,另一位室友出差中,只能黃瑋銘回去開門,所以兩個人也就沒耽擱,黃瑋銘把葛玥童送到了就趕緊回去了。 

 因為葛玥童上次回家說還沒見過下雪,所以今年的第一場雪一到來,董迎月馬上就告訴葛玥童說家裡已經下雪了,還給她發來了第一手雪景線報,雖然是晚上拍的,但能看得出來董迎月住的小區光照還不錯,董迎月在雪地裡走著遇到好幾個鄰居,都是來拍第一場雪的,還有人自帶道具,甚至還有個小夥兒在大雪天支著三腳架賣力的跳舞直播,董迎月也給葛玥童拍了一會兒,一切都讓正坐在宿舍吹空調消汗的葛玥童新鮮不已,她是真的又想回去了。 

 葛玥童一直覺得自己長這麼大幸運的時候並不多,找回這樣的家人顯然也算一次。 

 “看什麼呢這麼熱鬧?”吳蕊洗完澡出來看到葛玥童正盯著手機看得津津有味,湊過來問了一句。 

 “我奶奶家那邊下雪了,還挺大的。”葛玥童把手機屏幕轉過去,給吳蕊也看了一眼。 

 “這麼早就下雪了,”吳蕊用毛巾擦著頭髮,“我家那邊一般要到年底才下雪,我小時候不太喜歡下雪,一下雪出門什麼都挺不方便的,村裡那路要麼特別滑要麼特別爛,開春才能好走點,後來不是全村道路都硬化了?我才覺得下雪還挺好玩的。” 

 “你們那邊有暖氣嗎?”葛玥童這次回家才真見識到什麼是暖氣,不管是家裡的地暖還是工廠裡的採暖,因為她瞧新鮮,再加上村裡也沒有集中供暖這個說法,都是各家燒自己的,不過確實季節也到了,倆姐夫還特別都讓她體驗了一把怎麼燒暖氣,當然現在家裡基本都是壁掛爐了,粉條廠自己供暖用的小煤鍋爐是真讓葛玥童新鮮了一把。 

 “集中供熱的話剛好沒有,”吳蕊搖了搖頭一臉遺憾,“我們隔壁縣就有,我們家我小時候都是一直燒爐子的。” 

 葛玥童正在家人群裡發讓大家出門小心點,一聽說燒爐子感覺也挺新鮮,爐子她這次回去也見到不少,但是因為時間關係沒機會體驗一把燒爐子是個什麼感覺:“那是不是半夜還得起來啊?” 

 “對啊,挺麻煩的,”吳蕊頭髮擦的差不多了,準備回到自己座位吹頭髮,“半夜還得起來加煤,不然萬一滅了就真能把人凍死了,我和你說我都這麼大了,每年寒假回家還都是我半夜起來給爐子加煤,我從小就幹這個,其實有時候挺羨慕我弟的,什麼心都不用操什麼事也不用做什麼委屈也不用受就能睡在最暖和那間屋,放心大膽睡到大天亮也不怕被人說什麼。” 

 葛玥童從小在悅省長大,今年之前都沒怎麼出過遠門,悅省冬天其實也挺冷的,強冷空氣一來大部分還是會穿羽絨服或者厚棉衣,早些年取暖手段比較單一的時候就是靠多穿點硬抗,畢竟冬天也不長,有條件的家庭會添置個電暖器什麼的,再後來有冷暖空調了大部分人家就還是開空調。 

 葛玥童從小沒這些條件,過冬主要靠多穿點加硬抗,畢竟嚴青玉手裡根本放不住一點錢,別說空調電暖氣了,有時候一瓶煤氣都換不回來,葛玥童大冷天想燒個熱水喝喝都只能想想。 

 後來住到陳言家,葛玥童才知道原來有空調製熱這樣的取暖方式真的可以讓人節約很多體能,有了溫暖的環境心情和狀態都會跟著變好很多,上大學以後雖然前大迎大的宿舍空調都不制熱,但是可以使用電熱毯已經是很舒服的體驗了,只要有個地方是能取暖的,人就會覺得有奔頭,也就沒那麼冷了。 

 民樂團最近有演出,孫羽萌和閆需寧都經常去排練,葛玥童這幾天就主要泡在圖書館,想要給自己的畢業論文找點靈感,圖書館二樓大廳有一個展架專門是放當月刊載迎大在校生髮表論文的核心期刊的,就在正對樓梯口的位置,葛玥童每次一上來迎面看到這個展架都會覺得肅然起敬,而且展架上方的電視屏幕還會有一個目錄導覽,詳細告知每篇論文的作者所屬學院專業,以及期刊名稱,論文題目,作者排序和頁碼,方便同學們快速借閱,葛玥童一直也沒勇氣真的去翻一翻,不過迎大理工科實力更強,這類的文章就更多一些,葛玥童好幾次都在這個電視屏幕上看到虞移的名字,而且基本都是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