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阿三 作品

第194章 第一次夜行軍

 倪玉霞闖過日軍的重重哨卡,到達了龍河邊上的眉山,老屋下就在眉山的腳下。 

 老屋下是一個僅有十多戶人家的小山村,當年這裡曾經是紅色蘇維埃的一個野戰醫院所在地,據說羅宋就在這所醫院裡療過傷。 

 這個小山村的自然環境相當優美,村子背靠眉山,山上植被很厚,比較大的植物以紅楓,綠樟為主,而小些的則以映山紅和曼陀羅花為主。 

 村子的左邊是一條丈把寬的小溪,溪中滿是大的小的石頭,大的有幾千斤重,小的只有大拇指大。而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都被大水沖刷得油光可鑑。 

 小溪裡平時水不多,僅是淙淙的泉流,大水一般在夏至以後,所謂的梅雨季節。那時水太大,村子前面部分通常遭水淹。 

 村子的右邊是一條大道。這條大道一頭通向眉山深處,一頭通向山外。 

 按照風水的觀點,這應該是大吉大利之地。所謂的左青龍,右白虎,又有靠背山,門前地形開闊,交通便利,所有應該有的條件,它都佔著了。 

 四位女戰士在這個村子呆了上十天,一直在等待戰鬥部隊的人來接,早已等急了。 

 有些個性子急的,嚷嚷著自己找部隊去。可她們畢竟沒有戰鬥生活經歷,說歸說,還是沒一個敢行動。 

 四位女戰士都是新四軍組建時參加的新四軍,都是在城裡讀過洋學堂的知識分子。在支隊部一開始參加政治訓練班,爾後就走出軍營,向老百姓宣傳抗日救國,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這些女戰士不甘於呆在支隊部,而要求下放到戰鬥部隊中去,說是下部隊慰問,實則是要去各團組建戰地服務團,將宣傳工作向敵後轉移。 

 倪玉霞到了老屋下一看,這四位女戰士都是二十出頭年紀的年青人,經詢問,最大的一個叫範西曼,二十三歲,另外幾個分別叫陽韓、常建明、王梓萱,都在二十一二歲年紀。 

 四位女戰士看到接她們的竟然也是一位女同志,心裡多少有點失落,而看到隨同這位女同志來的還有兩位乳臭未乾的小傢伙,更是滿腹疑惑。 

 倪玉霞問範西曼,你們裡面誰會打槍? 

 回答說都不會。 

 也就是說她們並沒有經過軍事訓練,連最基本的戰鬥動作可能都不會,倪玉霞心裡不免有些焦急。 

 倪玉霞有些後悔,來時為了便於行動,只挑了章文生和馮玉。這兩個小傢伙雖然有良好的軍事素養,但戰鬥經驗卻不多,尤其是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