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33章 十大名將1

 “戚繼光,非常擅長髮明兵器,開創陣法,在抗倭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一舉解決了困擾明朝數十年的倭患。

 戚繼光,字元敬,文明,汝謙。號南塘,晚年號孟諸,山東蓬萊人。

 生於濟寧,祖籍東平。戚繼光自幼家貧,力學博通經史。

 嘉靖二十三年,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三十四年,調至浙江御倭前線任寧紹臺參將。

 至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徒,組練新軍配以精良戰船,兵械又創造攻防兼宜的鴛鴦陣。戰術靈活作戰,每戰多捷,世人稱為戚家軍。

 嘉靖四十年,在臺州,仙居,桃渚等處大勝倭寇,九戰皆捷。次年奉調援閩,將福建境內倭寇主力消滅殆盡。因功升署都督僉事,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衛。

 進官都督同知,升福建總兵。隆慶二年,奉命總理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練兵事。

 在張居正,譚綸支持下,長期鎮守北方抵禦韃靼,保障北疆安全。

 累功授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後,戚繼光被調往廣東。

 數年後被劾罷歸鄉,最終在窮困失意中於萬曆十六年病逝,享年六十一歲。後追賜諡號“武莊”,又改諡“武毅”。

 大明的文官只會黨同伐異嗎?一群渣渣,除了陷害忠良之士,還會什麼?

 戚繼光在四十餘年的軍事生涯中,南征北戰,屢戰克捷,立下不朽功勳。

 他留下的兵書【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在練兵,治械,陣圖等方面的多有創見和總結,推動了中國古代軍事科學的發展。

 此外,戚繼光工於詩文,有詩文集《止止堂集》傳世。”

 天幕講述至此,停頓下來,畫面暫時定格在戚繼光揮舞刀劍衝鋒的一刻。

 萬界之中,差不多的人都熟悉了天幕的套路,評論講一半,下半段才是重點。

 而大明朝的皇帝又炸鍋了,聽出來天幕那段話帶有憤怒的情緒,或許好戲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