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32章 歷史上那些太監們(完)

 這也是林楓的主意,與其讓土著當安南國主,不如讓李隆基當,這樣更好些。

 萬界諸朝有無數個位面,改變幾個平行世界的發展方向,也只是一次嘗試而已,並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而高力士卻進一步得到武則天重用,也讓太平公主得到助力。

 天幕聊天,聊得也差不多了,唯一值得介紹的也就剩下王承思了。

 現代網友們尤其是是明粉更是提及王承恩殉國難,更是津津樂道。

 “明朝宦官王承恩,的確是很忠心,崇禎自殺時身邊就只有王承恩一個人。

 天幕中王承恩拒絕離開,等崇禎上吊後:“恭送皇上殯天!”

 王承恩說完叩頭拜了三拜,轉身在另一棵樹上吊死。

 天幕的介紹評價也隨之而來:王承恩,明末宦官,北直隸順德府邢臺縣人,屬太監曹化淳名下。

 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深得崇禎信任,甲申之變,李自成攻入北京時與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福王時,諡忠愍,“本朝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側。”摘錄【明史列傳】。

 承恩後為清朝康熙皇帝所稱頌,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在一個朝代即將覆亡,幾十萬人解甲的時候,能夠護佑君主,不畏強敵這表現了強烈的忠貞性格,於是他的死充滿了悲壯的意義。

 天幕中放著最為悲壯的一幕:一群太監說道:是爺們的,拿起刀劍殺闖賊!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闕,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

 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璫洩洩自如。

 帝召承恩,令亟整內官,備親征。夜分內城陷,天將曙,帝崩於壽皇亭,承恩即自縊其下。

 福王時,諡忠愍。本朝賜地六十畝,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側。

 清朝打著“仰承天命,弔民伐罪”的旗號入主中原。

 清代皇帝順治在為崇禎皇帝發喪的同時,為王承恩修墓立碑並將他葬在崇禎皇帝思陵門外,守護皇陵。

 天幕介紹完畢又關上了,萬界古人還沒有從震驚中緩過來,一切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