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85章 盤點歷史名臣2

 唐朝高祖李淵,武德九年,積極出謀劃策,因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矛盾日益激化,秦王府危矣。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文武,深感危險,故發動玄武門之變。

 房玄齡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拜中書令,負責綜理朝政兼修國史。

 編纂《晉書》,累遷尚書左僕射,成為良相典範受封梁國公。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按照唐太宗時期凌煙閣排名是以官職大小或死後追封的諡號排名。

 房玄齡位列二十四功臣第五位,貞觀十七年時,杜如晦,李孝恭,魏徵已亡故。

 本著死者為大原則,官職均為司空,杜如晦,李孝恭,魏徵排在了房玄齡之前。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為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

 房玄齡擔任宰相長達十五年,女為韓王妃女為韓王妃,次子房遺愛娶高陽公主為妻。

 自認為權力恩寵極大,太宗不允。

 九皇子晉王李治為皇太子後,加封太子太傅。

 太宗將要伐遼,令玄齡留守京師。下詔說:

 “有您擔當蕭何的責任,朕就沒有西顧之憂了。凡糧草器械的調集,輸送軍隊的調動停留,全聽玄齡的裁斷。”

 玄齡多次上書勸誡太宗不要輕敵,長久討伐外夷。

 玄齡執掌國政時,早起晚睡。

 盡心竭力,勤政為民。在修訂律令方面,簡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罰。

 房玄齡重視吏治,精簡官吏,裁去冗官濫職,提高辦事效率,也為國家減少財政支出。

 他任用人才不求全責備,惟賢是用,不分卑賤。

 唐太宗李世民曾評價房玄齡: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房玄齡一再辭讓太子太傅之職,太宗同意了他的請求。

 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命危,李世民親至其病床前握手訣別。

 授予其子官職,使其生時能看見兒子顯貴。

 貞觀二十二年七月,房玄齡與世長辭,終年七十歲。

 太宗罷朝三日,追贈太尉,陪葬昭陵。

 房玄齡死後,恐怕不會知道,在唐高宗李治時期,自己的家族有滅門之禍。

 起因就是自己的兒媳婦高陽公主,一個在歷史上出了名的淫蕩之婦。

 這與唐朝推行的尚公主制度有關,可謂荒唐之極。

 何為夫妻?哪有結婚,公主出嫁還專建公主府的?駙馬府與公主府相隔較長一段距離。

 唐朝公主除了那些不得寵的,或遵守家規的,上至太上皇李淵的女兒下至太宗得寵的女兒個個養面首。

 後世也就了一句:髒漢亂唐一說,也為大唐埋下許多禍根。

 唐太宗李世民嫁女從不考慮自己女兒是否幸福,是講政治聯姻。

 最大的錯誤和隱患就在於此,導致造反時有反生。

 貞觀十七,李佑造反,引出太子李承乾謀反之事。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李安儼,趙節等人一起組織的。

 城陽公主成了一個悲催的公主,丈夫杜荷是杜如晦之子,謀反而被殺。城陽公主是長孫皇后所生,再改嫁,一個字慘!

 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長孫無忌明知造反者是房遺愛與高陽公主,藉機誣陷吳王李恪,李恪蒙冤而死。

 當初李世民認為立九皇子晉王李治可保兄弟姐妹性命,卻忘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世家。

 老陰貨長孫無忌一下子將李世民十四個兒子,幹掉了一大半,公主更慘。

 至於高陽公主造反原因一是唐太宗李世民殺了辯機和尚,高陽公主所愛之人。另一個原因不願做政治聯姻的犧牲品。

 房遺愛無德且無才,歷史上有名的綠帽子王。

 甚至在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行苟且之事,還在門口為其把風,真是奇葩之極。

 房玄齡死後爵位由長子繼位,引起高陽公主不滿,這也是其造反的原因之一。

 縱觀唐太宗貞觀十七至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和顯慶年間的謀反案中,都有文官集團與武將集團背後煽風點火的影子。

 這就是為什麼到了宋朝公主難嫁,明朝朱元璋乾脆公主只嫁平民不嫁官員之子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