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晚風輕輕吹 作品

第182章 一個月後

 論起來排名,他是這三個人中的老末,因為實權人物是縣委辦公室主任,還是縣委常委,可以說是縣委書記的大管家了,而另一位正科級的幹部也是縣委辦公室的老人了,也是一步一步從主任科員提上來的,所以對於他們兩個而言,劉少光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外人。 

 當然對於劉少光的安排任命不是他們倆能說了算的,一切都要縣委書記來決定,張玉凱已經被調走了,去到了京海市當副市長,而劉少光背後的大樹也算是消失了。 

 新來的縣委書記叫劉偉,是北方人,屬於中央選調生,從學校一畢業就是副處級的幹部,在國字頭的辦公廳當了幾年秘書,隨後就被安排在隆平當縣委書記。 

 都是年輕人,所以這位書記在來之前就對整個隆平副科以及以上的官員做了個調查,也是出於綜合考慮吧,就直接把劉少光安排在了縣委辦公室工作,不過依舊是掛職,主要職務還是東橋村的村支書。 

 從級別上來說,是提升了一級,但是所負責的具體事項還是沒有變化,依舊是東橋村的黨支部書記。 

 都說朝中有人好做官,這句話是一點不假,新來的縣委書記劉偉跟劉少光的歲數差不多,但是人家已經是正處級的實權幹部了,劉少光雖然已經被提拔成了正科,但是縣委辦公室的副主任,任誰都知道這是一個有名無權的職位。 

 不過劉少光心裡卻沒什麼想法,因為他從一開始的想法就不是為了爬多高,而是想要為人民服務的。 

 隨著這一個月過去,不只是人事變動了,東橋村的酒廠就生產出了第一批產品,名字就叫做東橋酒,也算是因地制宜,起了一個應景的名字。 

 而醫藥公司那邊的企業轉型也逐漸完成了,通過門路找到了正當紅的記者江雪晴來當代言人,主打保健品跟減肥食品,而且花了大價錢在電視臺和報紙上投放廣告,效果還算不錯。 

 另一邊呢,東橋村的小學也開始動土了,新的校址就在舊校址上邊,又朝外擴大了十幾畝地,大概半年左右就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