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在漫步 作品

第294章 內部問題

 南方戰線就麻煩多了,南寧和貴陽已經被拿下,但是再往西南就是一片末世之前從未有過的崎嶇地形還有層出不窮的變異體,雖然數量不算多,但是複雜的地形和惡劣氣候導致空軍無法提供有效的對地支援,光靠地面部隊推進的話,因為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導致補給跟不上,所以可以稱得上是舉步維艱。

 莫白倒是不急,他讓田成耐下心來,既然空軍發揮不了,那就從各地調集工程部隊和施工車輛,從南寧和貴陽開始修路,穩紮穩打,每隔一百公里左右修一個堅固的補給站,囤積物資和補給,爭取一步一個腳印,打開通往**的通道,按莫白的估計,這兩個方向上一起施工,半年時間就能推進到**盆地的邊界。

 只是修路時也要注意清理山地中的變異獸和變異體,同時和傭兵工會合作向西南派出足夠的搜索隊,看看能不能找到變異體在南邊失蹤的原因。

 原本防衛部是打算讓第四軍團替換第一軍團擔任北線的任務,但是莫白思考了一會決定還是否決了這一項,第四軍團大多數的部隊都在配合採礦部門向北拓展,隨著第三臺陸地機動採礦平臺的部署,北方的採礦區已經有了六個之多,而且新的改進型採礦平臺已經可以實現採礦設備和平臺的分離作業,這樣機動平臺在確認採礦區域之後就會放下采礦模塊在本地採礦,然後機動平臺可以返回京都搭載新的採礦模塊重新出發,這樣就大大節約了時間並且讓這些原本只用於採礦作業的機動平臺可以發揮出更多的用途。

 於是第一臺以軍事為主要功能的巨型陸地機動平臺正式組裝完畢並投入運行。

 由於沒有搭載龐大而沉重的採礦模塊,使得新的機動平臺重量大為減輕,再加上新的小型反應堆功率得到了提升,所以平臺的行駛速度從每小時二十公里提升到到了差不多三十公里,這個速度對於這個總重五千多噸的龐然大物來說可謂是非常快了。

 防衛部對於這座可以移動的機動平臺的定位就是陸地機動要塞。所以平臺上不僅裝備了兩百五十六單元的垂直髮射裝置,可以發射包括從巡航導彈到飛劍式制導飛彈在內的多種導彈,而如果是飛劍式制導飛彈的話,可以實現一個發射單元裝填四枚飛劍式飛彈,使得整個平臺如同一個導彈庫一般。

 這座機動要塞的主力武器並不是垂直導彈發射裝置,而是一座雙聯裝203毫米電磁炮,這座大口徑電磁炮原本是科研部用來測試的,而防衛部以直接實戰測試為由直接把它搬上了平臺,不過因為供電功率和電池的問題,還在調試中。

 核導彈還有重炮相對應的就是大大小小數量超過三十門的小型速射炮,口徑從85毫米,三十五毫米到二十毫米不等,再加上見縫插針部署的自動防禦機槍,整座機動要塞就像一個渾身長滿了次的大烏龜一樣武裝到了牙齒。

 而機動要塞的防禦同樣非常不錯,雖然在亞洲不需要考慮和坦克還有轟炸機對轟,但是整個要塞依然佈設了足夠的重裝甲防護帶,主體裝甲厚度超過一米,而且採用的是新型蜂巢裝甲結構,為了節約成本,減少珍貴的st32礦石使用量,加入了大量基於變異甲蟲角質為主材的新型複合材料,雖然厚度增加了30%,但是裝甲重量卻並沒有增加還相應的降低了6%,經過測試,正面裝甲足以抵抗120毫米口徑貧鈾穿甲彈或者155毫米榴彈的正面轟擊。

 這座陸地機動要塞被莫白命名為致遠號,這是為了紀念一百多年前的那一艘著名戰艦,而這座機動要塞也很符合陸地戰列艦的定位。同樣的,這座全新的陸地機動要塞的乘員和搭載的部隊超過一千人,其中有機動步兵的一個整編加強營。

 當然這座巨型要塞依然還處於初步舾裝和測試階段,科研部和防衛部的專家表示要想正式接收這座要塞的話,至少也要等到四個月之後。這還是一切順利的話,因為這座要塞和採礦平臺相比有很大的改動,不僅底部的運載模塊從六個提升到了八個,內部的反應堆也變成了兩個,增加的反應堆功率不僅要驅動這座要塞,還需要為主力的電磁炮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