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柚子的小胖妞 作品

第542章 朱標登基,改革,寡婦再嫁

 “此人才高八斗,並且擅長治水,微臣從一友人口中得知,此人對於治理水患,頗有心得。”

 “特請陛下宣召,讓其參與治水。”

 於文明朝著朱標拱手一拜道。

 “夏時敏?”

 “怎麼聽著,這麼耳熟呢?”

 朱標有些疑惑,在腦海之中不斷思索,似乎聽說過,又好似沒有聽說過,但是,就是感覺有些熟悉,彷彿在哪裡看見過一般。

 “愛卿,對其人可有信心?”

 “江南水患,已經摧毀了無數良田,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糧草欠收。”

 “時間緊迫,必須得儘快處理好才行。”

 朱標點了點頭,看向於文明道。

 他似乎對夏時敏有點熟悉,可又不知道,到底是何人,想不起來。

 但是,現在江南水患十分頻繁,對於江南百姓來說,就是一場浩劫。

 必須得儘快治理好水患才行,這人到底靠譜不靠譜,朱標也不清楚。

 “啟稟陛下。”

 “微臣以為,可以暫且試試。”

 “水患不斷增多,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十分龐大。”

 “每一次去汙都需要花費無數人力、物力,可最終徒勞無功。”

 “微臣以為,只要有一線生機,當可一試。”

 於文明朝著朱標拱手一拜道。

 “嗯。”

 “於愛卿所言有理。”

 朱標點了點頭道。

 “啟稟陛下。”

 “原本這治理水患,就是工部的事情,卻治理兩年,遲遲沒有成效。”

 “微臣以為,這乃是工部的失職。”

 “也許,工部並未安排人前往疏通河道,而是貪墨糧餉。”

 “於尚書現又推薦一無名小卒,治理的好,他不僅無過,反而有功。”

 “要是治理的不好,於尚書便可說,當時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結果還是不成功。”

 “卻空耗朝廷糧餉,而不得其治。”

 “臣以為,應當徹查工部尚書於文明。”

 “這兩年來,戶部給工部撥治水款的款項,就高達三百萬元。”

 “三百萬元,合計白銀三十萬兩,卻沒有一點成效。”

 “微臣以為,很有可能,是手底下有人,中飽私囊。”

 “請陛下徹查此事。”

 戶部尚書張昶站了出來,朝著朱標拱手一拜,直接在大殿之上,談何於文明。

 因為於明文治理水患,兩年未見成效,他懷疑,於文明中飽私囊,並未全力治理水患,否則,也不至於會如此。

 他可是親眼看見,自己國庫內的錢可是少了三百萬元,卻一點效果也沒有,這讓他內心多有懷疑。

 其餘文武百官,則在一旁看熱鬧,一個戶部尚書,一個工部尚書的掐架,還真是少見。

 “噢?”

 “這件事情,朕略有耳聞。”

 “治理水患,確實花費居多。”

 “於愛卿,你作何解釋?”

 朱標點了點頭,也並沒有指責誰,詢問於文明,看他如何回答。

 “啟稟陛下。”

 “由於上海縣南蹌浦口茭蘆叢生、已成平陸。”

 “長度可達一百三十餘里,清理河道,異常艱難,所花費人力物力和財力,極為龐大。”

 “如今上海縣南蹌浦口的河道,已經清理出了一丈左右,可依舊杯水車薪。”

 “微臣所消耗錢糧,皆有據可查。”

 “請陛下明察。”

 於文明不慌不忙,自己行的端,坐的正。,他就不怕任何人冤枉自己。

 自己所消耗的錢糧全都有據可查,根本就不擔心有人彈劾自己,雖說他消耗了三百萬元,確實是極為龐大的數字,可他全部都用在河道清理當中,絕對沒有中飽私囊。

 而且,原本河道已經堵塞,現在被清理出一丈左右的深度,已經是千難萬難,花費三百萬元,他覺得,並不算多。

 “嗯。”

 “朕相信於愛卿,絕對不會是那種貪官汙吏,絕對不會中飽私囊。”

 “張愛卿也是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擔憂。”

 “你們要知道在朝堂之上,你們可以暢所欲言。”

 “朕要的是,敢說真話的人,而並非是那些阿諛奉承之徒。”

 “只要你們在朝堂上說的話是對的,那咱絕對不會致你們的罪反而有賞賜。”

 “唐太宗李世民,當年有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句話,也掛在朕的御書房內。”

 “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心胸寬廣,治理好了大唐王朝,就是因為,他從來也不怕有人議論他。”

 “只要你們說的話全都是對的,朕也不會怪罪你們。”

 “在朕的朝堂之上,朕要你們說真話,並且,敢說話。”

 “你們可以指出朕做錯的事情,或者,自己認為錯的事情。”

 “至於朕是否會採納,那是另外一回事。”

 “朕要的,不是你們雞蛋裡挑骨頭,只要你們說的話是對的,朕要你們,暢所欲言,無所顧忌。”

 “朕的意思,也希望你們都能夠明白。”

 朱標點了點頭,他覺得,於文明說的對,治理水患,確實極為消耗財政。

 戶部尚書也因為財政支出過大,卻沒有效果,確實會有所懷疑。

 而工部尚書於文明,為官清廉,眾人皆知,這一點,朱標也非常信任。

 既然於文明說,他沒有貪墨一絲一毫,那絕對不會貪汙。

 當然,朱標也是派人去探查的,否則,真的要貪汙,去年就被砍了。

 “是,陛下。”

 張昶拱手一拜,不再多言。

 “謝陛下信任。”

 於文明立刻朝著朱標拱手道,內心也是鬆了一口氣。

 雖說他行得端坐得正,但是,要是朱標不信任自己,照樣會出事。

 他不擔心有人彈劾自己,也不擔心自己被人誣陷,他只擔心,朱標不信任自己。

 一旦朱標不信任自己,那便是罪。

 “既然如此,於愛卿,你立刻派人前往湘陰縣,徵調夏時敏,入朝,任工部侍郎,協助你治理水患。”

 “三日之內,必須要讓夏時敏進入京城,朕要親自接見。”

 朱標點了點頭,看向於文明,他信得過這個工部尚書,直接任命夏時敏為工部侍郎。

 “微臣遵旨。”

 “謝陛下。”

 於文明立刻朝著朱標拱手一拜,內心十分感謝朱標對他的信任。

 “另外,朕還有一件事情,要與眾位愛卿商議。”

 朱標點了點頭,看向面前滿朝文武,再次開口道。

 今日是他登基稱帝第一天,還有許多事情要宣佈,這一件事情,也是其中一件,最重要的。

 “臣等洗耳恭聽。”

 文武百官拱手道。

 “太上皇陛下之前有言,寡婦,不可再嫁,再嫁,視為對夫家的不重,德行有虧。”

 “然,大明王朝開國以來,天災頻發,去年死於天災者,多達三十六萬七千八百餘人。”

 “朕心痛之。”

 “人口,乃是王朝之根本,也是賦稅之來源也。”

 “大明王朝人口,現如今,死於天災**,戰死沙場者,多如牛毛。”

 “如今我大明王朝加上剛剛收復的高麗王朝和倭寇國的人口,勉強達到九千萬。”

 “朕覺得,人口依然還是太少。”

 “我大明王朝,地廣人稀,只有擁有龐大的人口,才能夠讓百姓過的更加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