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老三 作品

第46章 多少家底

 可無論蘇聖平怎麼推脫,別人以為他敝帚自珍,只能再想辦法解釋。很多事情想的時候很美好,但結果往往會出乎自己意料。比如蘇聖平此時就深有體會。做了個聚光燈告訴他們光傳播的道理,用敲鼓來解釋聲音傳播的道理。後來被路瑞生他們幾個人纏的實在沒辦法,又不能讓他們影響自己和杜倩的“約會”,就搞出了個十個奇怪的現象,十個為什麼,十道有趣的算學題,十種有趣的視覺現象。 

 從雞蛋自己跑進瓶子,筷子提起杯子,簡易潛水艇,進水出水題,追及問題等等。問出問題的同時還配著畫上了畫,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從此以後,高捷和路瑞生完全無心讀書,不是在做實驗,就是在問蘇聖平問題,問了問題後又有更多問題,搞得蘇聖平比先生還先生。兩人還經常跑到他家裡去,好在家裡還有朱音,他倆的算學問題,朱音說不出原理,卻也能解答,頓時驚為天人。得知朱音的算學是蘇聖平教的,頓時納頭便拜,非得拜師不可,搞得蘇聖平哭笑不得。最後只能答應儘量解答他們的問題才得以結束拜師的鬧劇。 

 這兩人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學校的注意,李先生多番勸導,無奈人家貌似其他學問也不錯,沒影響正常學習,也只能聽之任之,倒是讓許文斌、周舟、吳向堅、陳繼平、蘇聖平爆發了一場爭論。 

 一開始,一邊倒的反對蘇聖平再次提出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可蘇聖平說了一句話:“人活著要做什麼,可以是當官、當先生、當大夫、當富商、當兵,但是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最重要。”好吧,許文斌和陳繼平轉變態度支持他了,心想大丈夫就該如此。 

 吳向堅和周舟仍舊反對,認為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他們兩個那是玩物喪志。因此,蘇聖平和他們有了簡短的對話。 

 蘇聖平:“牛拖犁翻地為什麼快?” 

 吳向堅:“自然是因為有犁。” 

 蘇聖平:“犁怎麼來的?” 

 吳向堅:“木匠做的。” 

 蘇聖平:“木匠為什麼會做?” 

 吳向堅:“他師父教的吧!” 

 蘇聖平:“總有第一個做出犁的人吧?” 

 吳向堅:“那是當然。” 

 蘇聖平:“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吳向堅:“不明白。”蘇聖平白白眼,看向周舟。 

 周舟:“你的意思是說,他們倆會成為第一個做出犁的人?” 

 吳向堅:“怎麼可能?” 

 蘇聖平:“當初那個做出第一個犁的人身邊肯定也有一個人說不可能。” 

 吳向堅:“……” 

 蘇聖平:“凡事就怕認真二字,他們這麼研究下去,不管能不能造出新的犁,至少他們自己樂在其中,這就足夠了。”周舟不反對蘇聖平了,可吳向堅還是認死理。 

 吳向堅:“反正他們不讀正經書,不讀聖賢書怎能國試高中,不中怎能為國為民做事?”竟然還用上了邏輯推理。 

 蘇聖平:“吳向堅你這是詭辯,誰告訴你國試不中就不能為國為民做事。反倒是很多讀書人讀傻了,當官了還只能壞事。再說國試有幾人能中,不中那麼多讀書人白養著幹嘛,如果他們能研究出更多的犁,那不更是造福國家民眾,不是為國為民做事?我再給你舉個例子,現如今要治一條常常決堤淹了兩岸土地的河流,一個就像你說的國試高中但不精通治河的人來做這件事,花費銀子五十萬兩,河沒治好。另一個國試不中,卻懂水利,同樣花了五十萬兩,但是河治好了,你說哪個人對民更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