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轅門射戟

 建安元年(196年),六月。 

 紀靈大軍把沛縣圍得水洩不通,城外密密麻麻的雲梯橫七豎八擺放著,紀靈已經做好攻城準備,城內那些好事者再也沒心思討論劉大人鳥兒是否還在晃盪。 

 所謂傾巢之下焉有完卵,戰爭一爆發,誰的小命都有可能弄丟,此時,誰也無法再淡定。 

 一直以來都表現得雲淡風輕、鎮定自若的劉備,此刻內心卻也慌亂得一批。他在縣衙內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急地來回踱步,心中不停地默默祈禱著:“三姓家奴啊,你可快點來吧!”實際上,他心裡很清楚呂布這個人靠不住,但人嘛,總是要給自己留一絲希望的。 

 沛縣城牆低矮破舊,本就難以抵禦外敵入侵。而且他和呂布都心知肚明這座小城根本守不住,所以他們從未想過要去修繕城牆。畢竟就算城牆再堅固,面對敵人的圍攻也是無濟於事。 

 要是城牆堅固,紀靈區區十萬大軍,他根本不放在眼裡,可是,沛縣的城牆實在是徒有其表,紀靈配備雲梯已經算豪華陣容了! 

 真的很不想打啊! 

 好不容易才積攢下來這麼一點家業,他是真捨不得拿去拼。佔據徐州三年,也只有糜家死心塌地跟隨他,陳氏父子與其他世家一樣,轉臉就不認人了。 

 靠人終究是下下策,只有自己強大才是真的! 

 他既沒有錢財又缺乏糧草,若是這次把僅有的家底全部耗盡,那麼下一次該去坑誰呢? 

 越想,劉備心底越焦急、迷茫。 

 “大哥,你就別晃了,俺眼睛都被你晃暈了,你就說句話,打還是不打吧!俺早就告訴你,三姓家奴不可靠,你非不聽!” 

 劉備腳步一頓,“二弟、三弟,你們先下去整頓人馬,沒有我的命令,不可輕舉妄動,讓我再想想。” 

 關羽一手提刀一手撫長髯,“兄長,要不還是直接開幹吧,呂布看來是不會來救援了,先下手才能掌握主動。” 

 劉備稍一沉吟,“二弟,再等等,時間也剛過去三天,也許溫侯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是啊,也才過去三天,可是這三天,簡直度日如年,不是突然想起,他都以為過了很久。 

 張飛見劉備還在猶豫,氣得一跺腳,轉頭便走。關羽連忙拉住他,“三弟,勿要衝動!一切聽兄長安排。” 

 劉備無奈地嘆了口氣,“你們先下去吧,讓我一個人靜一靜。”待二人走後,劉備坐立難安。如今形勢緊迫,若呂布不來援救,必定是魚死網破的結局。 

 可若主動出擊,城中兵力不足,那些世家會不會搞事還不說,打完過後呢,能去哪裡? 

 到底該如何抉擇?他揉了揉眉心,陷入苦思冥想。 

 城外。 

 “弟兄們,架起雲梯準備攻城,不滅大耳賊誓不回家!”紀靈發出軍令。 

 “滅掉大耳賊,滅掉大耳賊!” 

 在衰敗、到處是破洞的城牆下,紀靈軍整齊地列陣,雲梯緊急向城牆靠近。 

 戰鼓雷鳴,吶喊聲震耳欲聾,箭雨如蝗般飛向城垛。守城士兵則拼命射箭、投石,向城牆下傾倒熱油。 

 戰爭才進行幾息時間,城牆上、城牆下就倒下大片屍體。 

 紀靈目光掃向戰場,看見一個個跟隨在自己身邊的兄弟倒下,他心如刀割! 

 可是,為了主公的榮耀,他咬咬牙,“兄弟們,殺啊!第一個登上城牆者賞千金,拿下大耳賊者封萬戶侯!” 

 紀靈正想親自帶頭攻城,一個士兵手裡拿著一支箭跑過來。 

 “將軍,城牆上射下一封書信。” 

 書信? 

 紀靈滿腦子疑問,這大耳賊是搞什麼飛機,戰鬥剛開始就射下書信,有什麼話不能光明正大的說嗎? 

 還是城內有內奸? 

 紀靈從士兵手中接過箭矢,只見箭矢上確實綁著布帛,隱隱約約有墨跡滲透出布帛外,看來確實是書信無疑了。 

 他迅速打開布帛,只見上面寫著寥寥數字:“我知紀將軍實力強大,我不是對手,咱們罷戰吧,我投降!只是我兩位兄弟性格暴躁,請容我開解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