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歸期將近

 王守仁走了…… 

 這個年,朱厚照過得很不舒心,唯二的兩個朋友都走了,他切實體會到了什麼叫孤家寡人。 

 沒人理解他。 

 百姓不理解,臣子不理解,就連家人……也不理解。 

 皇奶奶勸他安撫人心,生母讓他趕緊延續朱家香火…… 

 沒人在意他的感受。 

 他很疲倦,想逃離,可……他是皇帝。 

 看似威風,實則苦悶,連私生活都要受人管制,這讓朱厚照非常反感。 

 可他又能如何? 

 漸漸地,朱厚照也皮了,不再動不動就大發雷霆,也不再表露自己的情緒,卻也沒有妥協。 

 群臣奏陳就沒斷過,不是勸他讓利於民,就是彈劾官宦弄權,要麼就是讓他廣納妃嬪,早日立國本,亦或者,直接罵他…… 

 朱厚照被聒噪的不勝其煩。 

 慢慢的,他越來越沉默寡言,剛二十出頭的年紀,卻已顯得老成,再不是那個英姿勃發的少年了。 

 當皇帝難,當個有想法,欲有作為的皇帝更難。 

 有時候,他真想效仿老爹,亦或乾脆享受帝王生活算了,愛咋咋地。 

 可他又無法說服自己墮落。 

 他不想讓父皇失望,也不想讓兩個知己失望,他們都在拼,為大明拼,一個去大明各地,一個更是遠赴海外…… 

 自己這個皇帝如何能放棄? 

 他不想背叛他們。 

 幸賴,群臣雖滿腔憤懣,但不敢、也不捨真撂挑子不幹,態度消極,機要事宜卻還是要辦,三廠一衛如狼似虎,他們再如何苦悶,也不敢在大事上弄過分了。且楊一清並未讓他久等,正德六年剛開春他就來京了。 

 在李東陽的力薦下,楊一清並未受到多大阻力,就順利入了閣。 

 不過,李東陽在楊一清入閣後,便遞交了辭呈,老頭子是真倦了,也老了,朱厚照便也沒強挽留,給了這個父親的股肱之臣極大的優待…… 

 情況終於不再繼續惡化,可也沒有緩和,君臣之間離心離德。 

 朱厚照無奈何,只能用最無奈的辦法—— 

 拖! 

 拖到所有人漸漸適應,習慣,並無可奈何的接受。 

 這需要時間。 

 慶幸的是朱厚照頂住了,王守仁的代天巡狩也搞出了效果,情況逐漸有所好轉,雖不多,卻讓朱厚照有了信心。 

 重新堅定下來…… 

 這個陣痛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可以讓人適應下來,它需要挺長一段時間來習慣,所幸,朱厚照有時間…… 

 枯燥且重複的生活節奏很無趣、苦悶,不過,正如王守仁所說,其實時間過得很快。 

 正德六年眨眼而過, 

 正德七年, 

 正德八年, 

 正德九年…… 

 正德再不是少年了。 

 新政帶來的騷亂逐漸平息下來,君臣關係沒有得到和解,不過,社稷百姓安穩下來,賦稅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雖然只有一點點。 

 朱厚照不急,他知道上有對策,下有政策,許多人都在逃避朝廷新國策帶來的損失。 

 他不是不在意,而是得先把這個政策定死,只有徹底蓋棺定論,後面才可以上綱上線。 

 “正德九年了啊。”朱厚照聽著知了鳴叫,嘴角泛起一抹苦澀,“該回來了吧?” 

 朱厚照鬍子長了些,不過,受眼下的大明風氣影響,他並未像爺爺那般留滿臉鬍子,比之父親也未短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