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編撰,可不是胡編

 “嗯…去吧。” 

 李青頷首,他也不急著看實錄了,對這個年輕後生產生了極大興趣。 

 這樣的人才若是得不到重用,實在是大明的損失,不過,也得多考察考察,別是個讀死書的書生……李青暗暗尋思。 

 過了會兒,李東陽從隔壁回來,問:“永青侯是否要審閱,歸納、彙總好的定稿?” 

 李青是審核官,具體能不能定下,要看李青的意見。 

 “拿來吧。” 

 李東陽點點頭,走到書櫃前,取出鑰匙打開鎖,拿出定稿交給李青,“這是景泰二年的定稿,請侯爺過目。” 

 “嗯。”李青接過,道,“你繼續忙你的,不用管我。” 

 “是。”李東陽拱了拱手,走到書案前坐下,繼續默寫。 

 起初,他還有些拘謹,但見李青只是安靜看稿,漸漸也放鬆下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是李青第一次參與明實錄的編撰工作,他十分認真,怕辜負了朱祁鈺。 

 實錄記載著皇帝的一生,實在太長了,所以追求言簡意賅,用最簡短的文字,以便書寫更多的內容。 

 不是心疼紙張,而是若都用大白話,至少得上千萬字,誰也看不完。 

 饒是如此,明實錄也基本沒多少人通讀,包括李青,因為涵蓋的內容實在太龐雜了。 

 除了仁宗實錄,其他…包括太祖、太宗實錄,他都沒看全。 

 就說眼下這景泰二年的內容,林林總總足有六七萬字,這還都是以文言敘事記載,且只記載事實,不記前因後果。 

 幸虧李青大多都經歷過,不然他都看不懂,即便如此,他看得也很吃力。 

 足足看了一個半時辰,李青才總算看完,他閉上眼睛,在腦海中過了一遍,然後走到李東陽對面坐下。 

 提筆蘸墨,在紙張上寫下大事件的因果關係,以及中宗朱祁鈺的應對態度,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這些,在最終版加進去。” 

 李東陽接過,大致看了一遍,遲疑道:“恕學生斗膽,侯爺能保證這些都是……真實的?” 

 “當然,這都是我親身經歷,親眼所見。” 

 李東陽訕訕道:“學生的意思是……可有出處?” 

 “有啊,我寫的啊!”李青很自然的說。 

 “……” 

 李東陽糾結,作為一個有節操的史官,編撰實錄要秉承著認真、嚴謹的態度,而不是……李青寫什麼,他就都編進去。 

 編撰,可不是胡編。 

 儘管李青身居高位,但他的話,並不足以代表絕對事實。 

 “你不必懷疑,我寫的都是真的。”李青說。 

 李東陽很想來一句:你怎麼證明? 

 但這話他又不好出口,只得硬著頭皮道:“侯爺,這些除您之外,可還有人能證實?” 

 “這個……”李青尬住。 

 還真沒有! 

 見李東陽一臉為難,李青也不想強迫於他,畢竟這是史書,人家這態度是值得肯定的,於是道: 

 “這樣吧,這稿子我拿去讓皇上過目,他若同意,你再加進去,如何?” 

 李東陽緩緩點頭:“如此……就麻煩侯爺了。” 

 其實,他更想記載有文獻佐證的東西,那樣才有公信力,但他也知道,有些事情需要一定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