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紅 作品

第130章 跟寶子們嘮嘮嗑兒,與劇情無關。

 明朝對後世版圖還是有貢獻的,不過不在北方,而在西南。 

 此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重點:遷都北.京。 

 明朝遷都是朱棣遷的,但北.京真正成為大明京都,是朱祁鎮定下的。 

 自朱棣死後,京師就改名‘行在’,直到明宣宗駕崩,都沒改過來,朱祁鎮親政之後,強行把京師定在北.京。 

 從朱祁鎮之後,北.京才真正意義上成為大明京師,並延續下去。 

 保舉制是真的,廢除保舉也是朱祁鎮做的,文官鎮守軍隊是真的,改派鎮守太監也是朱祁鎮乾的。 

 說說土木堡吧。 

 根本不存在五十萬大軍! 

 論點如下: 

 1:大明當時一方面在鎮壓福,建叛亂,一方面出兵麓川,朱祁鎮調不了那麼多兵。 

 2:朱祁鎮從決定出兵,到出兵,只用了六天,是的,只用了六天,六天集結五十萬大軍,除非大明士兵坐汽車、高鐵。 

 3:真要是五十萬大軍盡皆埋骨,于謙再牛,面對呼嘯而來的瓦剌騎兵,也無計可施啊! 

 明史沒有任何記載,朱祁鎮帶了五十萬大軍。 

 這個數字來自劉定之《否泰錄》,貌似談遷的《國榷》也有提到,不過談遷是明末人,就不說了。 

 劉定之是明正統元年的進士,他的話有參考性,但他前腳說完五十萬大軍,後腳又加了句他也是聽說的,就……很離譜。 

 說了這麼多,並非是為朱祁鎮洗白,馬上說壞。 

 主要是寫這一卷,負面評論太多了,數據也很差,因為大家喜歡看大明文,就是因為喜歡明朝; 

 因為喜歡明朝,所以心理上想追究讓大明衰落的責任人,而朱祁鎮成了一個宣洩口; 

 青紅可以無腦站隊,以獲得更好的數據,但不想違背操守,青紅也是明粉。 

 接著嘮, 

 朱祁鎮殺于謙,這個沒得說,純屬混賬,也不是聽信了石亨、徐有貞等人的讒言,就是他自己要殺的,無非就是于謙權柄太大,又是朱祁鈺手下的頭號大臣,他無法容忍,還有對他弟弟的殘忍,超級混賬。 

 土木堡之變造成的傷亡大概在3~5萬,也可能更多些,但應該不超過8萬,這些也都是朱祁鎮的過失,並非什麼王振怕踏苗,王振就是個背鍋的,事實就是朱祁鎮自己菜,他根本不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