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楊溥的忠言

 楊溥苦笑:“這沒外人,皇上有話不放明說。” 

 “好,那朕就明說了。”朱祁鎮道,“實不相瞞,前些年你們三楊做的那些事,朕很看不慣。” 

 “是啊!”楊溥嘆了口氣,“功在當時,罪在千秋啊!” 

 朱祁鎮見他有如此感慨,神色緩和了幾分,語氣也不再苛責,“說說你的苦衷吧。” 

 “皇上英明。”楊溥拱了拱手,正色道,“恕臣斗膽,皇上您太冒失了,也太理想化了,官場的水不會清,也清不了,現在如此,以後也是如此。” 

 楊溥感嘆:“臣為官數十載,早已看透了,不止我大明,歷朝歷代皆是如此,若非如此,它們又豈會亡……臣失言,臣有罪。” 

 “行了,起來吧。”朱祁鎮擺了擺手,“朕說過,朕最討厭動不動就下跪的官員,朕也並非聽不進去直言的皇帝。” 

 “皇上虛懷若谷,老臣佩服。”楊溥說了句套話,起身重新坐在座位,繼續道:“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 

 皇上有無想過,若停了民間海洋貿易,將會造成什麼局面?” 

 “直說吧。” 

 “官紳若不能從海上賺錢,便會從土地上賺錢。”楊溥說道,“歷代帝王都在抑制土地兼併,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何也?” 

 楊溥自問自答,“人都是逐利的,而皇帝一人的精力始終有限,或許在某一個皇帝在任時,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避免,但終不能長久,如今大明開海通商,正好轉移了他們的視線,這是好事啊!” 

 “好事?”朱祁鎮笑了,“你的意思是,這是解決土地兼併的最好方法?” 

 “不錯。”楊溥點頭。 

 朱祁鎮反問:“宋朝海洋貿易比之大明差了?宋朝沒土地兼併?” 

 “可是……” 

 “朕再問你,絲綢要靠什麼?”朱祁鎮自問自答,“靠的是種桑養蠶,一樣需要土地,你說人是逐利的,這話不假,可人也是貪婪的,永遠不會滿足。” 

 楊溥嘆道:“皇上,您真是……成長了。” 

 “朕以前也不是無知孩童,”朱祁鎮淡淡道,“不過是迫於形勢罷了。” 

 楊溥無言以對,問道:“恕臣斗膽,皇上近兩年的舉措,是受了李青的影響吧。” 

 朱祁鎮沒有否認,“朕聽對的,不論是誰。” 

 楊溥點頭道:“從長遠來看,這麼做很正確,但眼下呢?” 

 “眼下也翻不了天。”朱祁鎮自信道,“你莫非以為,京師三大營還平不了叛亂?” 

 “平得了,哪怕江浙事態升級,同樣平得了。”楊溥道,“可要是動亂的地方不止這幾處呢?” 

 朱祁鎮想了想,“山.東也有港口,你的意思是那裡也會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