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爆發

 李青道:“找個由頭,先讓戶部……算了,估計皇上這兩天就會找你商議了,到時候你和皇上、張輔定吧。” 

 “啊?”于謙見他一副撂挑子的架勢,頓時急了,“先生不參與?” 

 李青翻了個白眼兒,揶揄道:“張輔指揮大軍沒的說,又有鎮壓叛亂的經驗,你對軍事也瞭解,做了這麼多年的兵部侍郎,後勤還鬧不明白?” 

 于謙臉上一熱,訕訕道:“先生足智多謀,有你在,我心安。” 

 人嘛,總想有個靠頭兒,亦或說想有個兜底兒的,這是一種惰性。 

 于謙倒不是非讓李青做些什麼,哪怕李青什麼都不幹,只要往哪兒一站,他心裡就踏實。 

 “先生,這麼大的事,你還是全程參與為好。”于謙訕笑道,“哪怕只是監督也行啊,別再三天打魚……咳咳,現在特殊情況嘛。” 

 李青好笑道:“這次不是什麼謀劃算計,拼的是實力,京師三大營豈非浪得虛名,只要穩紮穩打,我們沒輸的可能。” 

 “但要是計劃周祥,可以把損失降得更低,不是嗎?”于謙說。 

 “行吧行吧,我不鹹魚就是了。”李青無奈答應。 

 于謙笑著點頭,見李青轉身就要走,問:“先生去哪兒?” 

 “這兩天連續早朝、午朝的上,我有些累,回去歇歇。”李青揮了揮手,頭也不回地離去。 

 于謙:“……” 

 —— 

 次日,朝堂上。 

 君臣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愈發濃烈,就連站班太監都覺得不對頭,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火藥味。 

 君臣奏對一如從前,但處處透著違和。 

 朱祁鎮毫不在意,最壞的打算都做好了,他還有什麼可怕的。 

 早朝時間結束,朱祁鎮卻故意留堂,群臣心中惱火,但又無可奈何。 

 朱祁鎮嘆道:“近些年來,國庫收入逐年減少,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糧食雖夠用,但金銀儲備卻縮水嚴重……” 

 群臣靜靜聽著,也不接話茬,故意晾著他。 

 朱祁鎮毫不自覺,一點也不感到尷尬,依舊自說自話,等鋪墊到位,祭出終極大招: 

 “所以,朕決定重開銀礦,增加國庫收入!” 

 這下,不接話茬不行了。 

 明面上,銀礦都停止了開採,但實際上一直在採,只不過是偷偷的開採,地方官兒、京官上下其手,將這些銀子都揣進了自己口袋。 

 一旦重開,他們的財路又斷了一條。 

 做貿易還有較高成本,但開採銀礦可不同,簡直就是在撿錢。 

 宣德一朝,十年時間共計開採出二百三十餘萬兩,而正統五年時間,只開採出了兩萬一千兩。 

 這些人貪了多少,可想而知。 

 眼下,小皇帝雄心勃勃,一旦銀礦重開,他們哪還能撈到這麼大的油水。 

 甚至毛都撈不到一根,到時候負責監督開採之人,十有八九是太監。 

 “皇上是萬民共主,富有四海,何以在乎這些蠅頭小利?”內閣陳山出班,“銀課能為大明增加收入不假,但少得可憐; 

 況且,礦產開採十分兇險,為此丟掉性命的勞工不在少數,望皇上三思。” 

 “臣附議。”工部尚書王巹出班,“皇上豈可為小利,而舍大義,棄百姓不顧?” 

 王質出班,“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皇上此舉非明君所為,萬一激起民怨,後果不堪設想。” 

 這麼快就開始鋪墊了嗎……朱祁鎮心中冷笑,淡淡道:“太宗、宣宗時期,銀課每年都是十幾數十萬兩,那麼高強度的開採,也沒聽說死了多少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