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種很新的東西

 不管怎麼說,勸住了朱祁鎮搞壟斷的念頭,李青的目的也達到了。 

 未來如何,誰也說不準,但能做出一些好的改變,李青自然要努力。 

 或許對後世人來說,這只是華夏浩瀚文明中的一卷歷史,但對李青來說卻不是,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人。 

 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的人。 

 他做不到冷眼旁觀。 

 李青沒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只是想在力所能及之下,儘量改善一下百姓的生活。 

 這時代的百姓,比後世苦太多了,光是活著就耗盡了所有力氣。 

 ~ 

 “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我們還是談談眼下的事吧。”朱祁鎮岔開話題,抿了口茶,問:“先生以為,這次朝廷重開海洋貿易,群臣會如何應對?” 

 李青斟酌道:“按照以往慣例,凡事朝局有大動作,最先跳出來的都是小蝦米,大佬不會第一時間跳出來,他們慣用的手段就是先投石問路; 

 待局勢明朗,亦或試探出皇上之後,他們才會對症下藥。” 

 朱祁鎮輕輕頷首:“先生的意思是……御史言官?” 

 “不錯。”李青笑道,“言官有風聞奏事之權,他們言辭激烈,且無所顧忌,嘴上為國為民,實則是以邀直名,但更多人則是那些個大佬的喉舌,拿錢辦事罷了。” 

 朱祁鎮冷笑:“都說言官言而無罪,但…也不盡然吧,太祖太宗時期,又不是沒殺過言官; 

 言官不可殺,那是宋太祖說的,可不是我大明朝!” 

 他眯著眼道:“他們若想拿著宋朝的規矩,在大明耀武揚威,那朕不介意讓他們嚐嚐苦頭。” 

 李青對此不發表意見,繼續說道:“朝堂鬥法只是小頭兒,只要皇上堅守底線,政令還是能頒發的,真正的大頭兒是地方!” 

 朱祁鎮目光一凝,倏地望向李青,不可置信道:“先生是說…他們要鬧動亂?” 

 “十之八九會如此。”李青凝重道:“皇上莫以為他們只會算計,常言道,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朝廷重開海上貿易,他們利益受損不可估量,鬧動亂幾乎是必然。” 

 朱祁鎮還是有些不敢相信,他覺得那些人充其量也就是下絆子、拖後腿,訥訥道: 

 “先生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李青嘆了口氣,說:“太宗夠厲害了吧?結果呢? 

 通運河,鬧事者層出不窮;開海商,織造局失火;遷都,唐賽兒叛亂、三大殿險些被燒……那可是在太宗時期啊,皇上覺得自己有太宗的權柄嗎?” 

 朱祁鎮沉默了。 

 許久,他突然問:“這些事,先生是怎麼知道的?” 

 “這些事發生不過幾十載,並不是什麼秘密。”李青說。 

 “朕可是聽說這些事兒,都是意外和特殊情況啊?”朱祁鎮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太宗那麼一個狠人,竟然還有人敢跟他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