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看走眼了

 “你都這麼累了,還能教導太子嗎?”楊榮接言,“要不你先休息,等……” 

 “楊大學士好意心領,但不用了。”于謙拱手道,“我扛得住。” 

 郭璡接言道:“這不是扛不扛得住的問題,重點是太子的教導。” 

 于謙皺了皺眉,意外地瞥了眼新晉吏部尚書的郭璡。 

 張輔明確說過,郭璡是自己人,他沒想到這才短短一日,郭璡就跟內閣混在一起了。 

 “郭尚書放心,下官再如何疲累,也不會耽誤太子學業。”于謙不軟不硬地懟了回去。 

 先帝剛駕崩一日,結黨的苗頭就這麼嚴重了,可以預見太子登基後,會是怎樣一番場面。 

 他勢力本就弱,只能用強硬姿態應對,不然一步退,步步退。 

 “太子殿下,我們去東宮。” 

 “嗯,好。” 

 大手拉小手,一路往前走。 

 楊溥忍不住喊道:“於侍郎這樣霸佔著太子是何居心?” 

 于謙停住步子,轉身道:“本官是受了先帝囑託,奉旨行事,楊大學士若是不服,儘可上奏皇太后。” 

 于謙也做了十幾年的官了,甚至稱得上三朝元老,自然不是隻知一味的莽。 

 之所以表現的和太子如此親暱,就是做戲給群臣看的,以此來吸引人投靠。 

 結黨是必然的,不結黨根本混不下去,于謙不是不知變通之人,何況…他是奉旨結黨! 

 師生二人瀟灑離去,一群來哭喪的人卻是面色各異。 

 開始衡量利弊。 

 靠棵大樹好乘涼,這是官場不成文捷徑。 

 誰不想做官輕鬆些,升官快一些? 

 所謂節操……不過是用來包裝自己手段罷了。 

 甚至,他們投向任何一方,都一樣能穩住自己的名聲,保住節操。 

 三楊對視一眼,皆眉頭緊鎖,于謙如此大的變化,讓他們始料未及。 

 在他們的印象裡,于謙不過是個愣頭青,身上更多的屬性,是懟天懟地懟空氣的言官。 

 誰曾想,這廝竟比他們下手還快。 

 這次可真是看走眼了! 

 不過眼下,最重要是先哭喪,他們只好暫壓下鬱悶。 

 ~ 

 —— 

 小道觀。 

 李青煮著飯,手裡拿著《春秋》一邊添柴,一邊研讀。 

 他讀的是正經《春秋》。 

 明朝的科舉考題出自《四書》、《春秋》、《五經》等。 

 李青這是做兩手準備。 

 緊急情況上大號,正常情況練新號。 

 不是他作,放著大號不用非要練小號,而是他大號的號齡太大了。 

 要是有突發狀況,他可以開大直接莽,但大號終究不能持久,畢竟年紀在那兒擺著呢,除非他想天下人都知道他長生不死。 

 當然,練小號也不會太慢,因為他有存檔。 

 實在不行,直接讀檔就是。 

 再者,還有朱瞻基給他開的掛呢,雖然具體是什麼掛不清楚,但,李青對他很有信心。 

 在李青認識的這幾任帝王中,沒有比朱瞻基更聰明睿智的了。 

 “科舉啊!”李青抱怨道,“這可比我當初考大學還難,金陵戶口太吃虧了,孃的,這就叫自作自受?” 

 沒辦法,他只能用朱允炆的路子,以朱允炆表親的身份入籍。 

 昨日朱允炆是他表親,明日他是朱允炆表親,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 

 這不是套娃,表親相互是表親,這很有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