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紫禁城

 “每日早中晚各一次,飯後服用,飲食清淡為主,可以食用少許魚肉蛋,少食多餐……” 

 醫囑過後,李青取出針盒,在徐妙雲肩膀、手臂,幾處要穴針灸一番,暗中加持了些真氣。 

 兩刻鐘後,李青收起針盒,起身道:“娘娘可以適量走動一番,不過,北平寒冷,要注意保暖。” 

 “嗯,本宮知道了。”徐妙雲點頭,“你且退下吧!” 

 李青拱手告退,轉而去找朱棣,取得參觀新都允許後,領著些錦衣衛,帶著三女去了新皇宮。 

 …… 

 半個多時辰後,一行人來到新都——紫禁城。 

 望著正前方的午門,三女驚歎不已,“好大,好氣派。” 

 的確夠氣派,花了那麼多錢,又有那麼多能工巧匠設計規劃,建造的工匠不計其數,算上徭役、勞力,近百萬人,迄今為止,已耗時近十年。 

 一磚一瓦一石板,都是勞動百姓的結晶。 

 皇宮主體建設已經完成,雖然還不夠精緻,卻十分壯闊大氣。 

 午門一共五座門,最中央的正門只有皇帝能走,就連皇后、太子,也只有在大婚進宮、受冊封時,才有資格走; 

 除此之外,只有取得成績的狀元、榜眼、探花的士子,在出宮的時候,能有幸跟著皇帝走上一次。 

 正門東側的門,是文武百官的入宮路徑,西側的門是宗室王公入宮路徑,儘管沒有完工,李青也不想犯了忌諱,領著三女從東門進入皇宮。 

 進入午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五座金水橋,與午門五門對應,正中央的金水橋,又寬又大,石橋上雕刻著真龍、祥雲,是帝王專用御道。 

 下面的金水河還未引入河水,工匠們正在做著收尾工作,好不熱鬧。 

 奉天門,僅是殿前廣場就佔地數十畝,著實夠大。 

 工匠們正在清理積雪,為後續鋪設石板做準備,這時代沒有批量式生產線,每一塊石板,都是純手工打造,可以想象光是這殿前廣場,就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李青不禁感嘆:難怪,海上貿易收益頗豐,仍填不平建都的窟窿,在這時代建這樣一座皇宮,是真他娘燒錢啊! 

 別的不說,就拿最中央的那座敦實金水橋來說,僅是運送石料、雕刻,就不知要耗費多少精力。 

 對於新皇宮的規模,李青並未露出太多意外,因為這地方他來過。 

 不過,雖然規模一樣,但現在的皇宮,和後世的故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給人的感覺更為震撼。 

 三女驚歎連連,這麼大的建築群,著實突破她們的想象。 

 奉天門前,兩座石獅子高一丈有餘,頂得上兩個成年人的高度,威武不凡。 

 進奉天門,到奉天殿,但奉天殿作為皇宮最重要的大殿,其建設進度最是精細、考究,只建好了小半,並沒啥看頭。 

 李青帶著三女繼續往裡走,一座座殿宇聳立,朱漆高牆琉璃瓦……無不散發著工匠們的智慧結晶。 

 逛了小半天,連皇宮的五分之一都沒逛完,臨近傍晚,四人才返回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