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百萬雄師

 她們開心的不得了,回到家嘰嘰喳喳的討論著誰的好看。 

 李青如往常一樣,拿上一本書,靠在躺椅上,聽著耳邊吵鬧,倍感溫馨。 

 …… 

 朱棣上的這份書信,讓朱允炆徹底憤怒了,甚至有些失心瘋。 

 他命武定侯郭英,調集三十萬兵馬,趕往真定,同時,令李景隆做好進攻準備。 

 郭英影響力端的厲害,只用了一個多月便調集了三十萬兵馬,向真定進發。 

 朱棣聽聞消息,立即放棄真定,給郭英騰地兒,他不想守,也守不住。 

 儘管這些時日,他不斷壯大隊伍,手上的兵馬也不過二十萬,這還是對外宣佈,其實只有十五萬。 

 真要玩兒命,即便是李景隆繼續按兵不動,他也夠嗆能打過。 

 朱允炆這次真是賭上了壓箱底,生怕朱棣死不了,索性也不裝了,單方面把朱棣從宗室族譜上抹去。 

 連牌坊都不立了,殺叔惡名也不在乎了。 

 不僅如此,他生怕再有意外,又下聖旨,讓徐輝祖集結數萬兵馬殿後。 

 很不巧,徐輝祖患了重病,於是徐增壽替兄出征。 

 四月初,郭英抵達鎮定。 

 朱允炆得到消息,立即命人八百里加急,讓郭英進攻,與此同時,又通知李景隆向北平發起總攻。 

 兩路大軍,各三十萬,加上殿後的徐增壽,共六十五萬大軍。 

 號,百萬! 

 這回,朱允炆要讓朱棣灰飛煙滅! 

 另一邊,收到消息的朱棣,也不由傻眼。 

 百萬和六十五萬根本沒多大的區別,因為他都打不過,而且朝廷派了大量的文官做監軍,這就更難辦了。 

 他明白,武將之所以會暗中幫他,是因為看不慣文臣跋扈,並不是真就跟他朱棣一條心,更不會幫著他直接造反。 

 一旦放水沒機會,那很難保證不會動真格的。 

 想想六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他就頭皮發麻。 

 朱棣思來想去,決定啟動華夏的老傳統。 

 遇事不決,開大會! 

 燕王府,客堂。 

 朱棣、徐妙雲、朱高熾一家五口,道衍、張玉、朱能、丘福……彙集於此。 

 這些都是朱棣完全信得過的人。 

 這次事態之嚴峻,超過以往,就連有潑天之膽的朱能,也悶不吭聲。 

 堂客裡,安靜的可怕,許久,朱高熾打破沉寂:“父王,孩兒覺得這次不能在守了,必須打出去,六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根本守不住; 

 而且北平城太小,咱們的大軍也施展不開。” 

 “世子所言,甚是有理。”道衍接過話,安慰眾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只要我們能扛過這次大劫,往後的路將會更加順利。” 

 朱棣眉頭緊皺,儘管他知道這個時候,不該說喪氣話,但一想到六十五萬大軍,仍是提不起勁兒。 

 只得道:“決戰不可避免,大家做好準備,休整一日,明日出兵。” 

 眾人拱手稱是,所有人都明白,這一次,要動真格的了。 

 …… 

 李景隆率三十萬大軍率先抵達白溝河,但他並未持續挺進,而是原地駐紮,等待北軍到來。 

 上次的慘敗,讓朱允炆對他產生了懷疑,所以,除了監軍之外,還換了幾個將領。 

 原本就不能如臂使指的李景隆,更是有心無力,三十萬大軍,正面決戰,他根本就控制不住。 

 何況還有後面的郭英,以及殿後的徐增壽。 

 幫助朱棣,是幾位大將心照不宣的事兒,但也只有幾人,實際上軍中的大小將領,只是隱隱有些猜測,卻並不知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