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悔人生 作品

第42章:泡沫經濟

“我們大可以對他們說我們已經有了眉目,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把羊給弄回來,讓他們再等等。”

“這對於他們來說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

“如果我們說的是真的,他們也就是過兩年緊巴日子,等有了羊,等待他們的就是用不值錢的羊毛換取我們大明真金白銀的日子。”

“就算我們說的是假的,這也同樣達到了他們的目的,因為他們的目的自始至終就是拖,拖到他們可以和我們大明抗衡的日子。”

“只要等我們把羊給弄回來,到時候我們就能死死地掐住草原的命脈,到時候草原是死是活就只在我們大明的一念之間了。”

……

從始至終,朱瞻墡對於這件事都是很有信心的。

細毛綿羊就在歐洲,他之前讓孫家商隊西行的時候就特意囑咐過這件事,現在他在慈慶宮的院子裡還收有兩塊羊毛布,只不過沒做成衣服。

大明的航海實力毋庸置疑,之前只不過是為了在西洋諸國建立威信,而不是為了開啟大航海時代而遠航,所以走的都不是很遠。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法子不是朱瞻墡自己想的,或者說不全是,而是借鑑了歷史上的一件事。

荷蘭的鬱金香效應。

鬱金香效應講的是十七世紀的荷蘭曾有過一次堪稱是瘋狂的投機活動,商人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同時通過輿論鼓吹,將鬱金香炒到了天價。

通過運作,鬱金香的價格暴漲5900%,巔峰時期一株鬱金香的價格相當於二十一世紀的五萬美刀左右。

最後,隨著投機者抽身而退,大量鬱金香無人接盤,最終價格暴跌,無數人因此而傾家蕩產。

如今朱瞻墡用的就是這個把戲。

羊毛的處理和紡織技術在朱瞻墡的手中,這就相當於鬱金香效應中的輿論和炒作,只要朱瞻墡不收手,羊毛就會一直有價值。

但是!

只要朱瞻墡不再處理和紡織羊毛,羊毛瞬間就沒有了價值,就如同鬱金香一樣,最終一落千丈。

在朱瞻墡的計劃中,他是投機者,是賦予羊毛如鬱金香一樣天價的人,而草原就是被羊毛所帶來的所以迷惑了雙眼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接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