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呂素素.上


  書接上一回。

  北邊。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藍玉、李文忠率軍北征。

  李文忠一路攻佔高州(今赤峰元寶山區境內)大石崖,打敗北元部隊,斬殺宗王朵朵失裡,擒獲翰林承旨百家奴等北元官員無數,餘眾一路往北敗走。

  藍玉則率師攻拔興和(今河北張北),俘獲北元國公帖裡密赤等59人。

  南邊。

  這一年朱元璋實施了一系列海禁措施,包括廢除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市舶司等,這使得大明對外的海上通道斷絕。

  對江山門來說,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一統南海群島,就可以安心的發展建設了。

  ……

  公元1374年,明洪武七年(江山門鳳飛四年)三月十日。

  海南島。

  艾葉下達江山門鼓勵老百姓開荒的政令,正逐漸推行開來。

  戶部、工部官員們紛紛親自奔赴地方,江山門這是決心要打擊官吏、地主們的圈地行為了。

  作為相國,呂友山從小就深知歷朝歷代的地主們是個什麼德行,簡直就是依附在百姓身上,不勞而獲的吸血鬼,讓百姓苦不堪言。

  於是乎他就和女兒微服私訪了。

  呂友山的女兒是呂素素。

  之所以帶女兒出門,他的目的是讓她瞭解一下百姓的疾苦,知道大小姐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將來做官了,好多多為百姓做事實。

  呂友山本是八卦門的大俠,在江山門做官以來就沒有隆重出行過,再說他討厭擺大官的排場。

  這日,父女兩到了白沙城。

  白沙是黎族聚居的地方。

  在一個小村莊裡,二人看著百姓們正辛勤地開墾著荒地,心裡很是欣慰。

  好事的背後,總是壞事接著來。

  這不,當地的地主帶著管家和幾十名家丁衝了過來,他們看到百姓開荒,便露出了貪婪的笑容,在地上打樁掛牌,申明這是他們的。

  這是目無江山門的律法,明目張膽的在搶了。

  百姓們憤怒地喊道:“這是我們開的地!你們不能搶!”

  地主得意洋洋的道:“哼,這地現在是我們的了!”

  呂素素道:“爹爹,他們好可惡啊!”

  呂友山中氣十足的怒喝道。“你們在幹什麼?為什麼要搶百姓開荒的地?”

  地主看到呂友山兇惡,心中雖然有些畏懼,仍然強裝鎮定的狡辯道:“這地是我們的產業,他們未經允許就開墾,我們只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

  呂素素嚴厲地駁斥道。“胡說!你們分明就是在圈地搶地,欺壓百姓!”可惜小女子中氣不足,沒有起到作用。

  管家道:“這裡的山山水水都是我家老爺祖傳的,怎麼可能是圈地,是欺壓百姓呢?小姑娘別亂說。”

  “地無論是否荒蕪,只要在地主的主權範圍內,都該是地主的。這是我們當地人的規矩,”

  呂友山大聲說道:“什麼規矩!你們的規矩就是欺壓百姓嗎!今天我就要讓你們知道,誰才是這裡真正的主人!”

  地主不信他能把自己怎麼樣。

  呂友山亮出他的相國令牌後,也不廢話,就張弓搭箭射死了地主。當然是普通的箭了,射日箭這個地主受不起。

  他是江山門的相國,對治下的官民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如此惡劣的地主,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地主的家丁見狀,頓時紛紛嚇得四散而逃。

  百姓們歡呼雀躍,對呂友山充滿了感激之情。

  一位老農激動地說道。“相爺,謝謝您啊!要是沒有您來,我們剛開荒的地又得被地主搶走了!”

  呂友山說道:“這是我應該做的,我絕不會讓這些地主再欺負你們!”

  艾葉、戴芸嬌、來鳳姐、梅驚雁、張巧兒、卜旭嬌等得知後,都紛紛表示支持他的做法。

  司徒秋月氣憤道。“這些地主實在太可惡了,殺得好!”

  來鳳姐說道:“得頒佈一個讓百姓能守住自己土地的律法。”

  艾葉、戴芸嬌表示贊同。

  呂友山知道,有這麼多人的支持,他一定能將正義堅持到底。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呂友山父女繼續在各地打擊地主圈地行為,為百姓爭取到了更多的土地和權益。

  他的名字,也深深地印在了百姓們的心中,成為了他們心中的英雄!

  ……

  海南島。

  五指山。

  老百姓真是厭倦了戰爭,在董太師、海浪的人來抓人時,大家早得到風聲躲山裡了,村子裡十室九空,一片荒蕪。

  連甲長保長都躲了。

  有地住財主沒有躲及時的,也有自己的地窖可以臨時安身。

  只是地主財主的家產就遭殃了,被兵痞子一掃而空。

  地主財主知道後,哭得驚天地泣鬼神!

  這就是亂世!

  寧做太平犬,不當亂世人!

  董太師的人如地獄裡出來的凶神惡煞,每家每戶,裡裡外外的都搜了,就差點把落地的芝麻榨出油了。

  有人被抓出來了,他們原來是藏在櫃子裡、水井裡被發現的。

  一個個溼漉漉的,亂糟糟,狼狽得很!有人有人萬般爭扎,哭天抹淚,有人垂頭喪氣,更有人沉默寡言。

  他們的最終命運,就是拿起武器去戰場上送死。

  古代老百姓沒有什麼娛樂,除了讀書的有點精神支柱外,一般人每天除了勞作就是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