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郝永安.上


  書接上一回。

  餘味本是個偉丈夫,和司徒建南抗擊元人失敗後,加上家庭不睦,在心灰意冷下就回鄉下隱姓埋名了。

  正當眾人都在讚歎時,葉泉珍又看到了一個故人來了,他就是秦失。遂哈哈大笑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秦失哪裡跑?”

  秦失一見葉泉珍就被嚇得啊呀一聲,狼狽而逃。

  葉泉珍道:“想跑?晚了!”

  李如意道:“大家不必驚訝,那是欠葉姐姐舊債的人!”

  眾豪傑覺得這轉折非常有意思,於是都紛紛的樂了!

  自從知道餘新荷的爺爺是餘味之後,江山門眾豪傑都高看了這個小女子。

  自從知道餘新荷的爺爺和司徒建南有戰友情之後,明翠竹一家,包括司徒楊氏和司徒秋月一家都對她格外關照!

  石淑儀得知餘新荷是表哥的孫女之後,愛屋及烏,也一樣的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裡,要黃聖依和梁羅思夫妻好生照顧。

  那邊,秦失近幾天也很煩惱,秦妍勸都勸不了。

  秦失醉了,坐在房頂看著月亮喃喃的對秦妍說:“想當年……老頭子我也是葉泉珍的追求者……要不是我這糊塗蛋,她葉泉珍也就不會認識帥吹燈……都是我害得葉泉珍被那個心胸狹隘的死鬼……囚禁了這十餘年……秦家二爺本來叫秦拾,拾東西的拾……只因為老頭子我當年自己愚蠢無知……把一段美好的姻緣給弄丟了,後悔之下才改名叫秦失。”

  秦妍看見常句容上房頂來了,連忙讓他小聲點,難得聽到二爺多年秘而不敢對外人說道的故事,可別打斷了……

  ……聽完後,二爺和葉泉珍的故事雖然很簡單,雖然有點狗血,卻又是人之常情,還沒法嘲笑!

  只是有點小遺憾,二爺除了自怨自艾,誰都怨不得,最後全歸一句命!

  ……

  歷史的進程是誰也擋不住的,元人至正皇帝、谷靈芝、艾江山、楊睿、朱元璋、王保保、陳友諒、陳友定、何真、也兒吉尼、劉福通、明玉珍、方國珍、艾葉、戴芸嬌等人只不過是恰逢其時,做了一個歷史的推動者而已!

  元朝吏部尚書普顏帖木兒、張翔以便宜行事領數百官吏入廣西。行至藤州時遭遇朱明將軍廖永忠攔截,急急的募兵迎戰……然而民間早厭煩了元人,來當兵的人寥寥無幾,守將吳鏞本是江山門的人,不聽元人的號令就算了,還在關鍵時刻投降了明軍。

  廖永忠能兵不血刃的得到藤州,此乃吳鏞大功,夜間大開宴席以為慶賀,重重的嘉獎了吳鏞的棄暗投明。

  事已至此,普顏帖木兒無奈,只得惶惶的帶著部將張翔及百餘人轉走鬱林城,卻不想還是被朱亮祖的追兵殺死。

  元將張翔落水,去向不明。

  五月三十一日,休整多日的朱亮祖,引兵至容州,同知明普化及普寧縣達魯花赤間買等不戰而降。

  朱亮祖兵臨貴州,元朝鬱林州的知州張那海不戰而降。

  洪武元年(1368年)六月一日,朱元璋派明朝湖廣行省平章楊璟率大軍圍攻桂林城。大軍壓境,元朝廣西平章也兒吉尼據桂林城城死守。但再堅固的城池終究也阻擋不了明軍猛攻。

  也兒吉尼這才悔不當

  初沒有和江山門勾結!

  這又有什麼用?

  ……

  江山門在玉林、欽州等偏南諸城安定下來後,艾葉就和眾豪傑商量,決定再派戴芸嬌、司徒秋月、鳳小嬌等帶領精兵喬裝百姓,秘密的返回廣西行省境內各地,落足鄉野荒村,結交義士,企圖由農村包圍城市,奪回政權。

  可是朱元璋的政權已經落地成熟,還發動百姓堅壁清野,由此就絕了廣西各路在野政權死灰復燃的機會,致使江山門的農村圍城計劃屢屢慘遭失敗,最終不得不回頭死守玉林、欽州等背海諸城,以求絕地而生!

  中原大地不允許母雞司晨是其一,主要還是江山門的女人比起朱元璋來,心不夠狠,更不善於欺騙天下豪傑!

  戴芸嬌司徒秋月、鳳小嬌等人眼見無功,於是紛紛回了玉林,只有秋水山莊的郝家姑姑還在來賓城尋找江山門落難的義士,怕一時半會都不能脫身。

  平日大家叫郝家姑姑,郝家姑姑的,都叫習慣了,其實郝家姑姑是有名字的,叫永安,字雅筠。

  廣西行省,來賓城,雖然歷經戰亂,幾易其主,建築和百姓卻能夠做到不損分毫,實屬不易。

  只不過往日在鬧市的悠閒百姓都躲了起來,滿大街都換成了三五成群,腰懸長劍,面色凝重的武林人士。

  自從朱明義軍奪得來賓城的管制權以來,一直是這中情況,因為他們實在是怕再起戰事,城池易主——受苦的終究是老百姓。

  一直到今日今晚,豪傑依舊巡守在街道的各個角落!

  一柄柄劍鞘拍打著俠士們的長靴,沉悶地發出一聲聲震動人心絃的聲響。

  街道兩旁商戶發出的燈光,照映著俠士們那刀柄劍鞘的青銅包皮,閃耀著兩旁暗中偷窺的人們的眼睛。

  一朵朵多彩的劍穗,隨風飄舞,煞是好看。

  一雙雙沉穩的步履,大步流星的走在青石板鋪就的,東西走向的街道上,一隻只冰冷的手緊緊的握著冰涼的劍柄,以備應對突發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