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DC2KZA 作品

第六十二章 神與信徒

一個固定崗,加一個流動崗,考慮到這兩者都沒有戰鬥力,還是搭配了最安分的戰鬥力--腐敗巨豬,這也是後患最小的武器了,就一聲轟隆,炸完了就沒有了,不會遺毒無窮傷害無辜--大概吧。

這種結構簡單的生物偵查兵現在已經不用遷星艦本艦製造,直接從殖民星上的微型宇宙裡就能快速生產。

所謂的微型宇宙,學名叫做“時光實驗室”,根據行星時代就能得出的相對論,時間只在同一參考系下才有意義。

而河系文明普遍使用的微型宇宙,就是能製造出另一個和本宇宙不一樣的“參考系”的環境,在那個環境裡,時間按照設定和正常宇宙可以達成千分之一到一萬倍流速的差距。

微型宇宙的用處很大,使用範圍也很廣,救人的時候可以減慢速度等候救援,製造或者種植作業的時候就加速出成品,但最大的用處是給計算機用--不但這能提升上萬倍的運算速度,最重要的是提升最基礎的運算速度--什麼叫基礎運算速度,就是隻計算一次的速度。行星時代的所謂“超級計算機”也能達到每秒多少多少億次,但這是空的,不要說是在星際戰場上它們毫無用處,就是在行星戰場上,它們也只能放在後方計算而不能直接拿到戰場上來。

比如說火炮射擊諸元,嗯,人工去算要好久,畢竟數據全知道也要很多次運算——這是人工計算速度太慢,是人單次基礎運算速度和一次多進進程太少而導致。

如果把數據全輸入計算機,哪怕是一臺家用計算機,那最多幾分之一秒中就得出所有的結果--可能花費的時間還沒輸入數據耗費的時間多,這就是它單次運算速度,和不同於人類計算的多進程。

但是呢,換理論算數速度比它快幾千幾萬倍的超級計算機來算也只有這速度,而不可能在幾十萬分之一秒的時間裡把答案得出來--這是電流速度和半導體本身的反應速度所決定的。

事實上,如果比基礎運算速度也許手持的那種計算器才是最快的一種運算工具,因為它的電流流過的距離最短。

但到了有微型宇宙的文明就不一樣了,時間的流速不同,微型宇宙裡的電流速度,如果直接從外部宇宙看,它們的速度比光速還要快一萬倍!

這在軍事上、嗯,反正用處很大。

快到他這裡下達了命令要求的三組異獸,幾分鐘後(主世界時間)在微型宇宙裡就製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