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時光報》是日內容

已經是中央熔爐運作的第十天,在時光河下游的一個養魚場裡,漁場主告訴麗莎公爵,如果沒有得到公爵的資助,他就算賣腰子、甚至去地下酒廳裡脫光身子跳舞,都不能渡過這次的大難關。

他的魚全死了,一共300畝的大魚塘,約摸一萬噸的魚,全部死了,在一夜之間,救都救不回來。

回憶當初,漁場主至今都心有餘悸。

“我養很多魚,而且養的都是好魚。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我是方圓一百里之內,最會養魚的老闆,我的魚塘最大,我養的魚最多,我養的魚最值錢。”

魚塘主告訴我們的記者,事故發生之前,他曾經在這裡養了將近一萬噸魚。這些魚裡,既有我們金花人經常吃的用來做炸魚薯條的沙丁魚、比目魚,也有做沙拉用的三文魚,更有在國王、貴族的高級晚宴中才會見到的深海斑魚甚至乎是鮟鱇魚。

“這些魚並不好養,它們對水質的要求很高,不能有汙染物,含氧量要適中,浮游生物的數量和重量都要多,河邊不能有貓,不能有熊,還得有釣魚佬。”

“等等,為什麼要有釣魚佬?”記者提問。

“釣魚佬可以極大地維持魚群的生態環境,有釣魚佬的地方,魚有吃的,有運動,也有笑話。釣魚佬能鬆土,能給魚送蚯蚓,能餵魚,能趕走其他吃魚的動物,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幫忙清走魚群裡那些智力不發達的需要被淘汰的個體。對魚塘的生態系統,起著非常重要的穩定角色。”

原來如此。

“那你們為什麼還能在河流裡養海水魚呢?”

“我有技術,定向鹹化水,在一定區域內保持著水的鹹度,像海水一樣。但離開那個區域之後呢,水又變回普通的清澈的河水了,不影響下游的生態。”

“怎麼做到的呢?”

“抱歉,這是商業機密。”

“那麼,既然你這麼有技術,為什麼你養的魚,會在一夜之間都死了呢?其實你的技術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