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到橋西 作品

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淮河畔的文化

就賈濟民的學業,和金陵大學方面達成默契之後,賈先生與王夫人就準備帶著女兒和小兒子回淞滬了。

長公主初十明年夏天面臨中考,暫時不宜挪動,做父母的不會厚此薄彼,又要在那邊熬上一年。

至於以後還要不要留在淞滬,等將來再說。

臨行前,夫妻二人和長子做了一番長談,長安置業集團在金陵的所有事務,以後就交給他了,算是接手更多生意前的練手。

為了讓賈濟民能順利的開展工作,賈先生讓人專門成立了一個為他服務的辦公室,也作為聯絡置業集團的辦公機構。

辦公室的人事和業務分為兩塊,一是賈濟民的幾名助理,二是各類專家顧問。

顧問的組成人員既有香江以及獅城兩家研究中心的人員,也有幾家集團抽調的諸如財會、法務、商務、建築等各專業方面的精英。

同時,在金陵當地也招聘了一些人,主要構成是國企前高管,退休或辭職下海的公務人員。

大公子不覺得父母這樣的行事風格是小題大做。

幾年來父親關於內地經濟發展的預見,已經一一成為現實,他不看好今後幾年的經濟形勢,那麼未來的經營活動將很可能面臨極其嚴峻的生存環境。

儘管長安置業集團是投資方,而且有著前所未有的投資規模,卻並不意味著可以在金陵順利的開展工作。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領導們的承諾,哪怕是以白紙黑字合同的方式呈現出來,究竟能落實到什麼程度,其實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自己一方的努力與配合,這一點出差錯的機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出現問題最大的可能,往往是另一方面,那就在於地方各種勢力、或者說地頭蛇們的貪心程度。

遇到問題該怎麼辦,既然把這裡的事情交到兒子手裡,夫妻倆就不準備干涉。

而作為當事人,大公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一般性的事務,自有長安置業集團的人去處理,能找到他這裡的,必然是一些和人有關的麻煩事。

自己的經驗不足,那就在實踐中學習,慢慢摸索,總能找出辦法,畢竟有父親的例子擺著,向誰學也不如向親爹學。

賈先生不是愛顯擺的性子,但是他過去的那些事蹟,早就被王夫人說給兒女們聽過,這個暑假的經歷,也讓賈濟民對父親處理麻煩的手段更加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