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到橋西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 婚車專業戶

元旦前後可能是賈老師一年裡最忙碌的時候。

學校裡的教學工作,各個協會的年終會議邀請,圍棋隊的授課和比賽,香江那邊公司的各項事務,幾大證券所的金融投資,王姑娘的孕檢,諸如此類的事情,一件一件讓他疲於應付,卻又不得不打起精神認真對待。

過去總說人過三十不學藝,不是不想學,像他這樣沒有生活壓力的人,都抽不出多餘的時間,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些每天在溫飽線上為生活奔波的人,又哪來的時間去學習呢。

好在很快迎來了寒假,好在所有的家事都交給了兩個妹妹,不用再為採購年貨來回跑而操心,讓他稍稍輕鬆了一點。

家裡現在除了張老太和少公子阿羅,包括保姆小娟在內的所有人都學會了開車,也都取得了駕照,以至於他的那輛車,很少有自己和王姑娘能用的時候。

就家裡的幾個姑娘,出門路遠用它,買米買面用它,置辦年貨也少不了它,把物盡其用這個詞放在這輛車上,再合適不過了。

當然,臨近過年,最大的用處就成了接親的婚車。

如今燕京城的婚禮,又講究起來了。

前些年流行的三轉一響、幾十幾條腿,早已有了進化版的說法。就像小當也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順口溜裡總結的,什麼一堂傢俱、二老歸西、三轉一響、四十平米、五官端正、六親不認……

想想以後男女成家時的那些條件,也不過是這個順口溜的翻版而已,可見婚姻中的物質條件,雖然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在抬高門檻,但本質沒有改變。

婚事既然有了各種講究,酒宴肯定不能隨便辦了,好面子的自然少不了想方設法充充大頭。先要找個好點的館子,再弄輛好車,前些年弄幾輛自行車就把媳婦接回家的事情,顯然不吃來了。

當然沒有幾家用得起車隊的,有輛接親的頭車就很不錯了,國產的可以,東倭的皇冠更好,你要是弄輛賈老師這樣的奔馳,那是燒了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