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到橋西 作品

第一百章 休閒時間

瞭解了大致情況後,賈公子讓對方在中環這邊,準備一套大點的房子,再安排兩個傭人,最好兩三天內完成。

過些天他想和馮冰住過去,這話沒有必要告訴鄒桂芳。

至於馮冰現在住的房子,在將軍澳那邊,距離她所工作的文華電子不遠,但房間只有三居室,而且太過偏僻,不適合自己過去居住。

又做了其他一些交代,鄒桂芳一一應下後,才告辭離開。賈公子則上樓回了房間。

他仍然沒有回九龍塘別墅的想法,作為自己在香江的家,王姑娘是知道那裡的,他不能帶別的女人回去,不能因為她不知道,就肆無忌憚的挑戰姑娘的家庭地位。

自己在這裡的房產不少,但目前能稱之為豪宅的不多。

這個時期的香江,很難說房價是否便宜。

排除李首富所說的最為關鍵的地段因素,房子的中等價位,一般每平方呎在五百港紙左右,換算成平方米,則在五千左右,最高可以二十年分期,一折首付。

而由於人口密度比較大,這個時期的主流房型,都以小戶型為主,以三十到六十平方的居多。最小的甚至只有十一二平,只能放下一張大床,還沒有老美加州的一間花棚大,被戲稱為“龍床盤”、“花棚公寓”。

普通人的同期收入,在一千五到四千港紙左右,這樣來看,此時買房似乎不算太難的事。

比如文華酒店的客房服務員,月入兩千,保安略低些,在一千七八左右。

比如馮氏集團為他配備的保鏢,月收入為三千,而其中一位的老婆,是一家小學的教師,月薪能接近四千。

以油尖旺一套五十平的房子,售價在二十五萬計,一折首付,為兩萬五千港紙,再選二十年分期,加上各種優惠,月供兩千出頭,像自己身邊的這位叫老牛的保鏢,是完全可以輕鬆拿下的。

此後四十年,這樣的一套房子,上漲三五十倍不成問題。

在賈公子的記憶力,曾有一位太古城的業主,一九七九年以20.5萬港紙,購入一戶不足百平的三居室,四十年後,以1468萬賣掉,翻漲了七十多倍,這還不算他一直在用這套房做投資,每年可觀的出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