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到橋西 作品

第二十章 下請帖

在十二生肖和二十四節氣餃子之後,宴席以三鮮湯收尾。等回到隔壁自己家裡,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哄著兩個小女孩在西屋睡下,小賈三人坐到了客廳敘話。

一場夜宴,大飽了口福的同時,也拉近了與隔壁幾人的賓主關係,更是極大地觸動了張老太和秦淮茹。

她們儘管窮,儘管沒吃過什麼好東西,但她們也不是那種,能說出皇帝是用金鋤頭種地之類話的人,見識總還有些,收音機裡播放的《報菜名》也是聽過的,今晚的宴席,一頓餃子,上百種花樣,別開生面、聞所未聞。以前只知道傻柱的廚藝好,也嘗過他的手藝,但那是在她們認知範圍內的,今天則完全打破了她們的想象。

張老太略顯忐忑地問孫子,那幾個人怕是有些來頭的吧。

小賈笑笑,讓她們不必那麼擔心,對那幾個人的來歷,自己都是清楚的。

見張老太欲言又止的樣子,便也沒有再保留什麼,把各自的底細詳細分說給她們聽:“今晚的劉大廚,以前在西北馮大帥的廚房做過,後來和媳婦一起,在東興樓灶上幹,精通陝菜和魯菜,前年退休,兩口子給馮家,也就是我教的那個學生家幫廚。

年齡最大的那個賬房老王,今年六十四,最早是燕京師大的會計,師大西遷後他沒跟著,給藥行做了賬房,抗戰勝利,藥行被馮家頂下來了,他也沒挪窩,公私合營以後,又幹了幾年才退休。

至於年齡最小的老靳,別看五十七了,卻終身未娶,一直跟著金兆蓉,走南闖北。倒是金兆蓉有一對子女,如今在香江。兩個人當年在金陵和淞滬混過,得罪了青幫,才逃到了燕京,一晃二十年,和這邊的一些大家族都有來往。對了,咱們院子裡的婁曉娥,見了她得叫聲姨。

這些人的子女,現在大都在南邊,也都不是缺錢的主,不管他們是出於什麼原因留下來的,咱們該出的錢糧出著,人呢,就當親戚朋友處著,總歸沒有什麼害處。”

老賈家如今人少,更都是些老弱婦孺,能給她們說清楚的,小賈必然要交代明白,以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