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易秋 作品

第三十三章洞藏楊梅酒

楊梅的畝產並不高,畝產一千公斤左右,高的時候有兩千公斤左右。

今年降雨量不夠,徐陽明顯感覺楊梅掛枝的少。

往年雖然徐陽也沒怎麼回家,但是果林豐收,爸媽都會拍視頻跟徐陽說的。

所以相比較往年,今年的收貨要低些。

這也是老爸之前跟徐陽說過的了。

今年行情不好,不管是產量還是價格都跌了不少。

加上雨水少,今年果林的各類水果產量都銳減。

包括之前的高山西瓜也比往年產量要低。

一直忙活到天黑,期間徐陽還拉了幾車回家。

騎著三輪車小心的下山,進了院子老媽就去廚房忙活了。

徐陽則是跟老爹兩人抬著楊梅進了院子。

今天一天採摘的量也不大,畢竟不是西瓜單個就那麼重。

但是過秤之後也有五百多斤的樣子。

家裡的楊梅種的少,只有一畝地,今天採摘的已經有三分之一樣子了。

估摸再忙活兩天就差不多了。

產量卻是低了些,老爹都不準備賣了。

“爸,我去拿竹蓆”

跟老爹打了聲招呼,徐陽跑向樓上的一間雜物房。

“行,我拉大棚”

老爹頭也沒抬的說道。

楊梅的保存是個大問題,因為不準備賣掉的原因,只能儘量多保存幾天了。

本身種的楊梅就比較少,老爹每年泡酒也要不少,還要送人之類的。

徐陽還跟家裡商量,這批楊梅打算全泡酒。

一連跑了十幾趟,一個個竹蓆板被徐陽抬了下來。

竹蓆板就是是竹子編織的板,中間用細竹條編織,兩頭用扁竹板固定。

一般長度在兩米左右,寬度一米二。

平時可以在上面晾曬東西。

三輪車無情的被露天停著。

陽光棚被佔用了,老爹還在裡面又拉上大棚。

這樣保證明天不會被直曬,保存楊梅的水分。

四周也圍起少量的棚布。

之所以不全圍上就是保證一定的通風度。

徐陽搬著一張張竹蓆板到大棚內,老爹就負責倒出楊梅在席子上鋪好。

不能過厚,又要保證通風,不然可能會壓壞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