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銀大人 作品

西一經4-野獸器

繼續趕路。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陰多赤銅,其陽多嬰垣之玉。有獸焉,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非巴(上下)],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又西百五十里,曰時山,無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中多水玉。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獸多猛豹,鳥多尸鳩。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時之山,上多榖、柞,下多杻、橿,陰多銀,陽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於渭。清水出焉,南流注於漢水。’

從浮山再往西七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羭次山。漆水從這座山流出,然後向北流入渭水。山上有茂密的棫樹、橿樹,山下有茂密的小竹叢。山的北面有豐富的黃銅礦,山的南面有很多可以製成頸飾的玉石。山中有一種怪獸,它的身形像禺卻長著很長的手臂,擅長投擲,它的名字叫囂。山上還有一種鳥,它的身形像梟,臉似人面,只有一隻腳,這種鳥的名字叫橐[非巴(上下)],它的習性是冬天出現,在夏天反而蟄居,披著它的羽毛做成的衣服,就不會畏懼打雷。

從羭次山再往西一百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時山,山上沒有任何花草樹木。逐水從這座山流出,然後流入渭水,逐水中盛產水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