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舜 作品

第254章 人性本惡

 小靳多半也是為了錢。

 所以才會選擇背叛她。

 也許小靳與張宇本來就屬於同一種人。

 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根本不會在乎用什麼手段。

 張玲覺得這個時候李熙應該要登場了。

 不然,張宇剛才的大放厥詞就顯得很沒意思。

 所以她放下手中的碗筷起身四處張望。

 期望李熙不管從什麼地方閃亮登場。

 然後再上演一出有趣的大戲。

 一旁的李想猜到了張玲的心思。

 也好像早已經知道李熙根本不會出現。

 他讓小林倒了一杯茶,氣定神閒的喝茶。

 張宇顯然也明白了張玲的意思。

 所以帶著一絲慌張不確定的說:

 “別看了!我知道你在等李熙。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親眼看到李熙,陪著你們李家那個老不死的坐車離開了。不然,我剛才根本不會說出那些話來。”

 張宇顯然是有自知之明。

 一旁的李想聽到這些話,不禁的咧嘴一笑的搖搖頭。

 搖頭是覺得這就是張宇身為男人的最大悲哀。

 張玲並沒有搭理張宇的說辭。

 或者說她從來沒有非常期待一個人的出現。

 只因為張宇這個混蛋也太欠揍了!

 她此時在虔誠的祈求上蒼顯靈。

 讓張宇親眼看到離開的李熙立刻出現在這裡。

 她覺得惡人自有惡人磨。

 李熙絕對是懲治張宇的最佳惡人。

 許久!

 她竟一直沒有發現李熙的人影。

 有些失落的重新落座。

 張宇接著說出了此次出現在這裡的主要目的。

 一是聲明老族長確實說過讓李熙接任族長的話。

 二是張宇表面上看似是為李熙跑腿做事。

 李熙給張宇開出了月薪一萬好工資。

 可實際上李熙每天都在揮金如土的過著她大小姐的生活。

 一到給張宇結算工資的時候卻搞失蹤。

 每當有事找張宇辦理的時候才勉強給一點兒生活費。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了。

 張宇不是一個傻子。

 看出來繼續死心塌地的為李熙做事沒有前途。

 所以張宇確實有心來找張玲求寬恕。

 也算是為自己尋求一個後路。

 可是張玲對張宇的態度。

 一時間勸退了張宇。

 當然!

 張宇也是猜到了張玲大概率不會原諒他。

 所以他還有一條路可以走。

 想到這裡!

 張宇聽到了張玲不可能原諒她的話語。

 他便帶著幾分無所畏懼的笑容說:

 “不原諒也沒有關係。張玲,請你記住狗急了可是會跳牆的。”

 張宇只是知道自己向張玲認錯道歉被拒絕了。

 可是他卻沒有想過自己的道歉為何會被拒絕?

 真誠!

 張宇缺乏的就是真誠。

 道歉就道歉。

 他張宇態度誠懇的實話實說。

 還試圖編排謊言騙取張玲的同情心。

 更可惡的是他謊言被拆穿之後依舊意識到錯誤。

 態度之囂張。

 不免給人一種錯覺。

 李想拆穿了他的謊言。

 這都是李想的錯。

 這就像是如今社會上一些內心邪惡的人。

 明明是他先心生邪念的要為惡。

 結果作惡之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乃至賠上了性命)還不能醒悟。

 反而還要反咬一口安分守己的好人。

 非要讓安分守己的好人為他作惡付出的慘重代價買單。

 有趣的事來了。

 代表正義的制度,以人道為由,支持了作惡之人的主張。

 所以有了有人順走中藥店的草藥私自泡酒喝,不料順走中草藥是毒藥,最後還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本以為搭上一條命就能夠警醒別人以此為戒。

 有趣的是賠上性命的家人,舔著臉狀告中藥店的老闆,為人命做出賠償的事情。

 結果……

 人道,這玩意兒是西方某國提出的。

 一個擁有幾百年文化的舶來品。

 堂而皇之的來影響擁有幾千年文化的大國。

 好像某國自己都沒有做到人道。

 槍擊案頻發的國度談人道!

 怎麼聽著那麼像一個笑話?

 可是我們卻把人道倡導到了極致。

 荀子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

 關於“人性”荀子很明確地提出過:

 人性本惡。

 他也和孟子一樣,從人的天性出發,也截取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

 在《荀子·榮辱》中說:

 “凡人有所一同。

 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