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1199章 王翦與李信

  孟琰聞言,頓時就有些驚奇:

  “沒想到中都護還認識此人?”

  “認倒是不認識,僅曾聞其名。”

  雖然此時的毌丘儉還不算出名,但三國曆史上最大叛亂——淮南三叛——這等大事馮都護還是有些印象的。

  淮南三叛中,一叛中的王凌不戰而降,三叛中的諸葛誕一直被圍城。

  唯有二叛的毌丘儉能領軍北上,逼得司馬師調動了魏國的大半兵力前來圍剿。

  同時此戰也成就了文欽之子文鴦的勇將之名。

  “能入中都護之耳者,莫不成此人當真有過人之處?”

  馮都護澹然一笑:

  “就算他有過人之處又如何?難道還能擋天下洶洶之勢?”

  言畢,轉頭吩咐道:“來人,牽馬過來。”

  “孟將軍,且陪我前去觀察對岸如何?”

  “末將豈敢不從命?”

  安營紮寨這種事情,用不著馮都護親自看著,句扶還是能信得過的。

  在親衛的護衛下,馮都護與孟琰騎馬來到丹水西岸,遙看對岸的草橋關。

  此時原本架於兩岸邊上的木橋,早已被魏軍拆除,就連橋樁都被焚燬。

  再加上丹水漲水,水面比平日要寬闊許多。

  咆孝的水流,從西面的群山裡衝出,在這裡向南拐了一個近九十度的彎,直衝向南邊的群山。

  然後又被南邊的群山所阻,再次折而向東,形成了一個凹口。

  而草橋關,正好坐落在凹口裡面,卡住關中與南陽的咽喉。

  看著馮都護駐馬水邊,久久不語,孟琰主動開口道:

  “中都護,依末將看來,草橋關雖不如武關險要,但也算是易守難攻。”

  “再加上吾等對此地水流不熟悉,想要渡水,還須要小心為上,多加籌備才行。”

  馮都護點了點頭:

  “孟將軍所言甚是。”

  說著,兩人又策馬沿著丹水走了一段路。

  草橋關城所在的位置,估計就是最容易渡水的位置,地勢平坦,水勢較緩。

  要不然,原有的木橋也不至於會建在那裡。

  饒是如此,魏賊在東岸,仍以草橋關城為中心,沿著岸邊構築了一道防線。

  每隔一段距離,就可以看到一個塢堡。

  越是在容易渡水的地方,塢堡就越大,越密集。

  馮都護繞了一圈,再次來到草橋舊址,看著對面聳立的關城,開口說道:

  “孟將軍,我欲請你以我的名義,給對面的魏將送去一封信。”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中都護不自己寫,但能為中都護寫信,孟琰豈有不從之理?

  “末將領命,敢問中都護,信上要寫什麼?”

  “就寫一句話:君可知昔秦王翦兵出武關而滅楚之舊事耶?”

  孟琰一聽,忍不住地心頭一跳:“喏!”

  比馮都護提前一天趕到草橋關的毌丘儉,接到對岸派人送來的信後,冷笑一聲:

  “馮賊好大的口氣,竟敢自比王翦!”

  皆言馮賊文武皆世之頂尖,如今看這字跡,也不過普普通通,與名聲差得太遠了。

  毌丘儉當場揮筆而就:

  “王翦領兵六十萬,吾觀馮君兵不過兩萬,何以敢自比王翦?”

  “儉不才,猶記昔李信領二十萬,最終領殘兵而歸。”

  秦始皇欲滅楚,老將王翦直言“非六十萬人不可”,而新銳李信則認為“不過用二十萬”即可。

  秦始皇認為王翦已老,未戰先怯,而李信則果勢壯勇。

  於是派出李信與蒙恬領二十萬南下伐楚。

  誰料李信先勝後敗,被楚將項燕大破秦軍兩營兵力,斬殺秦軍七個都尉,是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

  秦始皇方知其錯,於是親自到王翦的老家,請王翦再次出山,並委以全國之兵六十萬。

  王翦不負眾望,果然大敗楚軍,連項燕亦兵敗身亡。

  馮都護寫信言王翦之事,就是想要告訴毌丘儉,魏國被滅必矣。

  而毌丘儉的回信,則是認為馮都護太過自大,不過是李信之輩。

  “中都護,此賊實是太過狂妄,不識時勢之徒!”

  句扶和孟琰得知毌丘儉的回信內容,皆是怒氣滿面。

  馮都護卻是沒有在意,他的目光,在信的落款處停了好一會,這才語氣平澹地說道:

  “果然是毌丘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