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1136章 準備

  在進入山口準備離開平城時,烏牛回過頭,深深地看了一眼後面那座還沒有完全建起來的新城。

  在這兩天的時間裡,他在許遊的幫助下,大致地遊覽了一下平城,好歹也是瞭解一些情況。

  誠如許遊所許諾的那般,在平城周圍生活的胡人,日子果真是比草原上好得多。

  想到這裡,烏牛突然對譯者說了一句:

  “你說,若是我們把許大人交代的事情辦成了,那以後是不是就再也不用擔心了?”

  譯者聽到沒頭沒腦的這一句,有些不明所以。

  只聽得烏牛繼續說道:

  “以後就算是在草原上活不下去了,也可以率領族人來這裡投靠許大人。”

  雖然說到時候會失去首領的權力,但同樣也會獲得補償不是麼?

  怪不得呢!

  烏牛覺得自己終於明白那個許大人說那句“那可說不準”是什麼意思。

  畢竟無路可走的時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原來他是早就想到這一層。

  聽到首領這番話,譯者這才知道首領竟是懷著這樣的心思,一時無語。

  不過想起許遊手裡那些厚厚的精美毛料,數之不盡的糧食,雪白的鹽巴,清冽的雪中火……

  譯者嚥了一口口水:

  “大人說得沒錯。這一次,我們比別人至少要快了一步,只要能進一步取得平城漢人的信任,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族人會被凍死餓死。”

  烏牛哈哈一笑:“沒錯,所以我們要快點趕路,趁著這個消息還沒有被別人知道,想辦法勸說別的部族來平城交換東西。”

  當烏牛的部眾漸漸消失在山口,平城內的城牆上,正站著兩個人,目送著他們離開。

  “他們算是今年來自最遠的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幫我們把消息傳出去。”

  許遊吐出一口白氣,對著身邊的一個年青人說道。

  這個年青人,身材挺直,身上穿著又厚又長的軍大衣。

  大衣沒有扣扣子,帶著寒意的風吹過,時不時掀起小腿處的軍大衣的衣角。

  腳蹬牛皮靴,穿著軍中特有的長褲,腰間戴著巴掌寬的牛皮腰帶。

  若是頭上再戴一頂後世的軍帽,那就是活脫脫讓那些夢迴上海灘的女小布爾喬亞尖叫的年青有為軍閥頭子。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位年青人,面容稍稍有那麼一些陰鷙,讓人不敢太過親近。

  許遊比對方年長,但他同樣沒有敢輕視這個年青人。

  因為這個年青人,是皇家學院講武堂的首席大師兄,張遠,張牧之。

  同時也是馮中都護一直帶在身邊培養的學生。

  涼州軍改編之後,原本身為涼州軍副參謀長的他,被馮中都護舉薦為護鮮卑校尉府長史。

  護鮮卑校尉王平,雖長於軍戎,但所識不過十字。

  長史張遠長於籌謀,擅處文書。

  一人領軍防守平城各處山口要隘,一人坐守城中處理事務,配合還算不錯。

  可以說,張遠的升遷,代表著早年蒼頭黔首子弟出身的學生,開始正式踏入大漢帝國軍政界的中層。

  若是再加上參與考課的皇家學院的學生,當年某隻土鱉搞出來的腐鯤孵化池,終於孵出了小腐鯤。

  這些小腐鯤,雖然牙齒還很稚嫩,但已經寒光隱現。

  “足夠了,既然他們能前來,就說明我們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

  張遠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有著比同齡人更沉穩的心態:

  “他們帶著這麼多東西回去,瞞肯定是瞞不住的。”

  說到這裡,他的嘴角微微一挑:

  “有了他們這個例子,相信到了明年,彈汗山那邊,就會有更多的部族過來跟我們交易。”

  “說不準那個時候,他們趕過來的,不僅有牲畜,還會有戰俘和奴隸。”

  軻比能離開以後幽州北境以後,留在那裡的鮮卑胡人,種落離散,互相侵伐。

  強者遠離邊塞,另立首領;弱者則是留在邊塞,向魏人請服,為魏人提供馬匹牛羊等牲畜。

  本來高車人的南下,就已經給漠南造成了更多的混亂。

  現在大漢所要做的,就是讓這種混亂變成大混亂。

  “只要烏牛他們,幫忙把平城的消息傳出去,只要明年聞訊而來的胡人當真能從我們手裡換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張遠嘴角的弧度更大了,“那麼接下來的幾年裡,草原上的那些胡人部落的互相殘殺就只會越發激烈。”

  作為最早跟隨山長的學生,張遠從南鄉到隴右,再從隴右到涼州,又從涼州到幷州,他見過太多的胡人。

  所以他深知,以前的草原戰爭,戰俘只是順帶,搶奪草場、女人、牲畜,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