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1135章 提成


                 “雪中火”是個好東西。

  入口如火燒,入腹如火燎。

  一碗下去先燎腹,二碗下去再燎血,三碗下去就燎體。

  四碗下去,羽化登仙——感覺,感覺自己已經羽化登仙。

  細細切碎的臊子肉,肥瘦相間,炒好以後放入烤好的餅子裡,一口咬下去,滿口流油,油而不膩,委實可口。

  再配上一口雪中火。

  神仙的日子都不換。

  “哈!”

  部族首領烏牛舒服地吐出一口酒氣,只覺得這裡是多麼地美好。

  若不是今天與眼前這位漢人管事第一次見面,看在對方給了自己這麼多好處的份上,他都想要和對方結成兄弟。

  “你們比東邊的漢人好得太多了,明年我們還會來這裡繼續來這裡。”

  譯者也喝了不少,有些大了著舌頭給烏牛做翻譯。

  他伸出大拇指,“要是那裡的漢人也像你們這樣就好了,那樣的話,我們就不用那麼辛苦起了這麼遠的路過來了。”

  許遊微微一笑,然後又搖頭道:

  “這個嘛,其實我們也想過去的,只是那邊的人,和我們並不是一夥的。”

  “我們都叫他們魏賊,他們和我們是死敵,他們是不會願意讓我們過去的。”

  他一邊說著,一邊又給兩人倒上酒,然後晃了晃酒罈,示意裡頭已經空了。

  烏牛點了點頭,惋惜地嘆了一口氣,又咕嚕地說了一句,再珍惜地抿了一口酒。

  譯者說道:

  “我們也聽說了,這些年你們一直和他們在打仗。”

  “早些年的時候,軻比能還在東邊,也經常跟他們打仗。”

  “我們還知道,以前在這裡的部族,也是聽命於他們,也經常跟軻比能打仗。”

  許遊聽到對方提起軻比能,眼中目光一閃,看似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軻比能被魏人趕到西邊的那些年,還留在東邊的部族,現在都怎麼樣了?”

  “還能怎麼樣?有些人重新聽命於魏,魏賊?”

  有了好處,譯者很快就入鄉隨俗換了叫法:

  “更多的,是各個部族之間日夜廝殺不停,每天都有部族消失,又有不少部族冒出來。”

  他說到這裡,不禁嘆息道:

  “更北邊的高車人也趁機不斷南下,不斷搶奪我們的草場。”

  “高車人?”

  “就是大漠最北邊的丁零人,他們喜歡用高大的車子拉東西,所以也叫高車。”

  許遊點頭,表示明白了。

  許靖好歹也是季漢的第一位司徒,許遊作為許靖的孫子,這點學問自然還是有的。

  前漢的時候,蘇武在北海(即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那邊放羊,沒有糧食吃,只能挖野鼠洞,搶老鼠所儲藏的果實吃。

  後來匈奴人於靬王到北海打獵,見到蘇武之後,很是欽佩他,於是給他送了衣食。

  哪知好景不久,於靬王病死,蘇武沒了庇護,丁零人在冬天趁機把蘇武的牛羊都偷走了,讓他差點沒凍死餓死。

  也就是說,從前漢那時起,丁零人就已經生活在北海那一帶了。

  作為大漢子弟,許遊怎麼可能不知道這段歷史?

  所以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外面,突然問道:

  “所以你們這些大黑牛,其實是從南下丁零人的手裡得到的,對不對?”

  烏牛和譯者頓時大驚:

  “大人你是怎麼知道的?”

  許遊笑而不語。

  同時心裡鄙夷道:

  你們這些胡夷,連文字都沒有,又如何知道漢家史書之悠長?

  看到許遊高深莫測的模樣,烏牛頓時心生敬畏之意,只道對方是用不知名的手段,知道了自己的所有一切。

  當下便又說了一些話。

  譯者繼續翻譯道:

  “不敢瞞大人,這些大黑牛,確實是我們從南下的丁零人手裡得到的。”

  “他們所在的北邊,有一種野牛,又高又大,力氣極足,而且從小生活在冰雪裡,所以又很是耐寒。”

  (即曾遍佈歐洲至西伯利亞的歐洲野牛,同時也是後世美洲野牛的祖先)

  “那些丁零人,在春天來臨的時候,把自己養的母牛放出去,引誘野公牛前來配種。”

  “所生下來的牛,就是這種大黑牛。這種大黑牛,力氣很大,高車人用這種大黑牛來拉他們族裡的大車,可以拉很多東西。”

  這就解釋得通了。

  許遊再次若有所思,他想起了一個事情:

  聽說會首前來巡視幷州的時候,就曾提起過高車。

  不過那個時候僅僅是從鮮卑人嘴裡打聽到的,沒有人親眼見過。

  現在這些大黑牛,可算是間接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