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1090章 拉攏

  黃權到了魏國後,又娶了一位妻室,生下兒子黃邕,如今才十二歲,體弱多病。

  看著聽從自家大人的話,機械地對著司馬懿父子行禮問好後,有些不知所措的兒子。

  黃權有些歉意,又有些無奈地對著司馬懿說道:

  “犬子自出生以來,少有出府與他人交遊,故而有些認生,不識禮數,還請太傅與中護軍見諒。”

  曹爽有意讓夏侯玄出任中護軍,同時又讓原本擔任中護軍的司馬師遷中監軍。

  只是這個任命,才剛剛從許昌傳至洛陽,還沒有正式傳開,所以黃權對司馬師的稱呼,仍是舊職。

  司馬師當年好歹也是與夏侯玄等人齊名的人物。

  只要不是面對夏侯氏,司馬師自有名士氣度,不會去計較黃權的這點小疏忽。

  他甚至還對躲在黃權身後的黃邕和煦一笑。

  “吾聽聞令郎體弱,我府上的醫工,還算是有些醫術,不若讓他們過來給令郎看看?”

  司馬懿父子與黃權分主客坐下後,司馬懿看著退出去的黃邕,有些關心地問了一句。

  黃權苦笑:“謝過太傅美意,只是犬子的身體,乃是由胎裡帶來的。”

  “當年文皇帝亦曾派了宮裡的醫工看過,說是隻能後天慢慢調養,除此別無他法。”

  “文皇帝啊……”司馬懿半是嘆息地跟著唸了一句。

  過了好一會,他忽然也跟著苦笑起來:

  “記得夷陵一戰後,鎮南大將軍棄逆從正,文皇帝高興之餘,只道蜀國從此衰敗,還曾派人去蜀地勸過降呢。”

  那時的大魏,正值鼎盛,居天下之正。

  週三分天下有其二,而大魏十有其七,其勢更甚於周。

  “然則不過十數載啊,天下局勢,竟成了這般模樣!”

  若是換了別人,說不得就以為司馬懿是在當面嘲諷自己。

  但黃權投魏以來,從未說過蜀國君臣不是,甚至對劉備與諸葛亮等人,還毫不掩飾地大加稱讚。

  別人就算是嘲諷,也不可能用這種事情來嘲諷。

  再說了,堂堂司馬太傅,還做不出刻意登門嘲諷自己這種無聊的事情來。

  所以,司馬太傅說出這個話,原因只有一個:

  谷</span>“太傅,莫不是蜀國又有什麼動靜了?”

  司馬懿看向黃權,臉上的苦笑更甚:

  “這些年來,大魏對蜀國未有一勝,看來就連鎮南大將軍都已經習慣了。”

  黃權面有複雜之色,有些澀聲道:

  “可是蜀人攻下上黨了?”

  司馬懿嘆息:“還沒有,不過按我的估計,應該也快了。”

  “河北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增援上黨,而有能力支援上黨的河內兵馬,一來沒有許昌之命。”

  “二來,馮賊這三個月來,不但一直呆在河東,而且從細作傳來的消息看,他還不斷地增兵河東,似有東進之意。”

  “所以領軍大將軍(即蔣濟)的五萬人馬,不敢輕易動彈。照此下去,就算上黨地勢再怎麼險要,恐怕亦難阻擋蜀人啊!”

  黃權沉默。

  好一會才開口道:

  “諸葛孔明與馮明文,確實是天下少有的才智之士,取幷州而窺河北與中原,讓大魏再無地勢險要可言。”

  司馬懿點頭贊同:

  “蜀人未取幷州前,尚不知幷州之重,大魏失幷州之後,方驚覺幷州實是天下之屏障是也。”

  黃權緩緩道:

  “若說幷州乃天下屏障,那上黨就是中原之脊,捍屏河洛。若失之,則中原難安。”

  不管是在蜀漢還是在魏國,黃權都能受到尊重,自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在戰略眼光方面,可謂是出眾。

  這一番話,也並非是恫嚇之言,而是事實。

  從河內往河東,有軹關陘。

  而從河內往上黨,則有太行陘。

  若是失去了上黨,那麼河內不但要承受軹關東面河東的壓力,還要面臨北面來自上黨的壓力。

  兩面夾擊之下,河內還能挺多久,那是誰也不敢保證的事情。

  “所以上黨不能丟,至少不能全部丟。”司馬懿斬釘截鐵地說道,“就算是丟了壺關,也要守住高都(即後世的晉城)。”

  黃權聞言,不禁深深地看了一眼司馬懿。

  他能安然地在魏國呆這麼些年,還能保持超然身份,自然不可能是眼瞎耳聾之輩。

  現在洛陽與許昌那邊的關係,很是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