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1089章 試探


                 這大半年來,洛陽與關中之間,漢魏兩國之間,一直嚴密封鎖著邊境。

  這也是為什麼糜十一郎對鄧颺要求有些為難的原因之一。

  渠道已經斷了,到哪給他找秘藥去?

  關中一戰以來,魏國國內的局勢變化,不但極快,而且極大。

  糜十一郎收集到的許多信息,沒有辦法及時送出去。

  而且他在魏國的活動,也需要大漢渠道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因為與大漢斷了聯繫,自己下一步如何做,根本就沒有一個方向。

  如今看到韓龍到來,他自然是高興萬分。

  反倒是韓龍,從糜十一郎嘴裡確認了楊儀投敵的消息,心裡更是擔憂糜十一郎的處境:

  “君侯派我過來,就是擔心楊儀投敵,會牽連到糜郎君。”

  “畢竟此人擔任丞相長史多年,知道許多軍中機密,其中定然不少了細作的名單。”

  “雖說君侯從未對外提起過糜郎君的存在,但凡事就怕萬一。”

  “更何況,糜郎君本是大漢皇親國戚,楊儀應當是認識糜郎君的。”

  “若是哪一天楊儀知道糜郎君也在魏國,生疑之下,糜郎君的處境危矣!還請糜郎君隨我回去吧。”

  河北與洛陽,確實是封鎖嚴密。

  但魏吳在荊州的邊境,卻甚是寬鬆。

  只要能進入南郡,那一切就好說了。

  畢竟荊州有興漢會的倉庫(據點)。

  聽到韓龍的話,糜十一郎臉色微微一變:

  “我從許昌回洛陽,就是為了儘量避免與楊儀相見,匆忙間竟是沒有想到這一茬。”

  他倒不是在擔心他自己。

  別說楊儀現在是在許昌,就算是他來了洛陽,不小心看到他又如何?

  畢竟當年馮鬼王與糜郎君的的事,權貴圈子裡誰人不知?

  這些年來,洛陽城不少人都知道他是被馮鬼王所迫,故而離開蜀地。

  最重要的是,馮鬼王與丞相府的細作,是兩套並行的班子人馬。

  兩班人馬互不統屬,互不認識。

  糜十一郎之所以變了臉色,就是因為經韓龍提醒,他這才突然意識到:

  若是楊儀手裡當真有丞相派出的細作名單,不知有多少人要死於賊人之手?

  雖說被派往敵國的細作,基本都是懷著死志。

  但這些同行,為國出力,最後卻又悄無聲息地死去,甚至有可能連自己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同為細作,糜郎君自然對此最為感同身受,只覺得心頭壓著千鈞之石,沉甸甸地有些喘不過氣來。

  他下定決心:

  “此事不可小視,這兩日吾先想法子打探一番。”

  韓龍看到糜十一郎如此,不由地有些著急:

  “糜郎君,眼下之要務,乃是返回大漢,馮君侯說了,現在已經不需要糜郎君留在洛陽,還請糜郎君莫要冒險才是。”

  糜十一郎搖了搖頭:

  “馮君侯遠在關中,如何比得過我更瞭解這裡的情況?我相信,我留在這裡,遠比回去更重要。”

  他看向韓龍,加重語氣:

  “反倒是先生,要做好隨時回大漢的準備,我這裡有不少消息,需要先生帶回去給君侯。”

  “若是情況允許,過幾日我會以採賣的名義,派出商隊,前往荊州,先生跟隨前往,應當不會有人懷疑。”

  荊州這條線,是糜郎君的備選路線之一。

  現在河北與潼關過不去,是該啟用荊州路線的時候了。

  有了清河公主的名義,相信這個事情不會引人懷疑。

  看到糜十一郎語氣堅決,韓龍嘆了一口氣,同時亦為對方的決定所感動,他重重一抱拳:

  “某自到大漢,上至將相,下至匹夫,多有言‘滅賊興漢’,慷慨志士,數不勝數。由此可見,大漢必興!”

  糜十一郎略有苦笑,然後又長嘆了一口氣。

  最初的時候,他是真的只想來魏國躲避而已。

  鬼知道怎麼會變成這樣?

  好吧,可能是自己真遇到了一個鬼王。

  “人生在世,總是要做一些意義的事情,這才不枉到世間一趟。”

  糜十一郎語氣有些飄忽:

  “滅賊平亂,還天下清晏,保百姓安寧,令子孫後代不受戰亂之苦,復漢家威信,際天接地,無所不及。”

  “想想這個事情,若是當真能在吾輩手裡達成,大概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吧……”

  要不然他還能怎麼樣?

  天下局勢,越發地向大漢傾斜。

  不管是被逼還是主動,自己已經做了那麼多事,為什麼不堅持下去呢?

  像楊儀那樣,半途而廢,有什麼意義?

  “也可能,是我真的想證明自己,是在做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