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1066章 有些微妙的變化

  聽到先生提起這個事,魏容像是想起了什麼,臉色微微變了一下,再次看了看張秘書,欲言又止。

  他這個神情,恰好落入了正待轉過頭去的馮君侯眼中。

  還真有事?

  “用不了多久,你就得叫張師母了,只管說出來就是。”

  聽到馮君侯這麼一說,張大秘書斜眼瞟了一下魏容。

  好小子,原來剛才是在顧忌我呢?

  不知道老孃連你的師弟都生下來了?

  真是豈有此理!

  魏容被張師母這麼一瞟,心裡就是緊張起來。

  “這個,先生,弟子此番前來,確實有與學院相關的事想要與先生說。”

  “說。”

  “學生在經過南鄭時,陛下還召學生入了宮,專門問起學院之事,同時還讓學生給先生帶個話。”

  “說是這幾年來,各地選送過來的學生越發多了,所以宮裡想問問先生,要不要把學院再擴建一下,同時多設幾個學監,也好給學生幫忙。”

  聽完魏容的話,這一回輪到馮君侯斜視張小四。

  這種事情,不是由你來傳話的麼?怎麼宮裡直接讓我的弟子傳話呢?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他?

  張小四白了一眼馮君侯:

  那也得聯繫得上我才行!虧得前些日子我怕你應付不過來,拼死拼活地從涼州往關中趕呢!

  死沒良心的!

  話雖然是這麼說的,但張小四心裡其實也有些埋怨,自家阿姊這個吃相,未免有些過於著急了。

  就算是丞相去世了,皇家準備收權。

  但學院好歹是頂了個皇家的名頭呢,而且學院的山長還是你的妹夫,就這樣難道還怕有人搶了去?

  她正在皺眉間,馮君侯卻是緩緩地開了口:

  “學院確實是應當擴建了。我記得,昔日許公(許慈)懇請天子復太學時曾有言:後漢太學內有三萬餘太學生。”

  “我也不說學院能有三萬學生,就算是隻有三成,一萬來人,現在我也就不用天天發愁沒有人手幫忙。”

  聽到馮君侯這番話,張小四的眉頭這才舒展開來,感激地看了一眼自己的阿郎。

  “而且現在光復了關中,以後皇家學院,怕是也要遷到長安來,不可能一直窩在南鄉。”

  馮君侯指了指眼前的長安城,說道:

  “正好,這次你來了,趁著這個機會,在城裡劃個好地方,給以後的學院佔個好位置。”

  聽到自家先生說出這個話,魏容禁不住地“啊”了一聲。

  “啊什麼?我可不是跟你說笑,這兩日你趕緊的!長安城現在太過殘破,以後肯定是要重新規劃的。”

  “這等好事,肯定是要先緊著自己人。”

  過了城門口,馮君侯讓人把魏容帶下去休息之前,再一次吩咐他莫要忘了此事。

  然後這才與張大秘書迴轉府衙。

  回到府上後,張秘書就變得很是乖巧,不顧勞累,主動給馮君侯按捏肩膀。

  馮君侯閉上眼,靠在椅背上,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不勞細君如此,且先坐下就是。”

  張星憶小心地探過頭,看到馮君侯臉色並無不愉之色,這才小心地坐到他的身邊。

  “阿郎,這個事情,妾也是第一次聽說,事前真的不知道。”

  聽到張小四的語氣不太對,馮君侯睜開眼,看她雙腿併攏,端端正正地坐著,難得的聽話模樣。

  讓他不禁失笑:

  “你這是在做什麼?”

  “學院的事,阿郎不生氣嗎?”

  “我能生什麼氣?不過要說心裡有些不快,倒是真的。”

  馮君侯嘆了一口氣:“只是話又說回來,今日與往昔,大不相同,時代已經變了啊!”

  “以前大漢僅有一州之地,這學堂也不過是給興漢會輸送各類管事。”

  “但大漢收復涼州之後,除非是依靠各地的世家豪族,否則各地的官吏,朝廷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人手委派出去。”

  “所以考課選才,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而學堂出來的學生,也算是有了正式的前程。”

  “而這一次收得幷州河東關中,就是把學院的學生都派出來,那也是不夠用的。”

  “更兼以後要還於舊都,這學院若想代替以前的太學,為國家輸送人才,擴建之事,勢在必行。”

  “這種情況下,若我仍一直把控著學院,裡面出來的學生盡視我為師,那以後這天下官吏,豈非全是我的門生?”

  “此乃取死之道,絕不可為之。”

  最是無情帝王家。

  帝王狠起心來,連父子兄弟都能相殘,更別說一個連襟——雖然阿斗可能不會喪心病狂到這種程度。

  但馮君侯的志向本也不是那個後宮佳麗三千人的位置。

  “只要能讓考課選才成為國策,讓天下士子都有一個公平公正的晉身之道,我就算不當這個學院的山長,亦無憾矣!”

  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