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952章 國之重器


                 不給肯定是不行的,畢竟魏國都給了,大漢身為盟國,卻不願意賣,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要價太高也是不行的,畢竟魏國給的價錢就在那裡,大漢身為盟國,要價太高的話,那還算是盟國嗎?

  “吳國的使者已經在來涼州的路上了,我們究竟要如何應對,還是早早商量出對策為佳。”

  “曹!”

  馮刺史又忍不住地罵了一句。

  他總算是體會到了當年劉備面對孫權獅子大開口索要荊州時,是個什麼樣的心情。

  當然,諸葛老妖的體會可能更深刻。

  所以他肯定也是存了與劉備那時同樣的心思,不好明面拒絕,然後讓吳國使者來涼州跟自己扯皮。

  想到這裡,馮刺史心頭一動。

  這諸葛老妖壞得很!

  “吳國的使者是誰?”

  “陸瑁,出身吳郡四姓之一,乃是陸遜之弟。”

  “陸遜?”馮永一聽,神色一凝,“親弟還是族弟?”

  “自然是親弟。”

  “陸瑁的情報,有嗎?”

  作為一名合格的秘書,張小四早就準備好了一切。

  她遞過來一份材料:

  “有倒是有,不過也就是收集了一些比較重要的關係,以及他在吳地的風評,再多的就沒有了。”

  馮永接過來,低頭仔細翻閱了一遍。

  從用紅糖滲透入吳國的時候,馮永就已經開始注意讓人收集吳國的情報。

  特別像陸遜這種重臣,那就更是情報收集的重中之重。

  託了重視陸遜的福,身為陸遜弟弟的陸瑁,自然也是情報收集的一個方向。

  雖然不多,但也足夠馮永分析出一些情況。

  看完之後,馮永敲了敲桌子,眉頭微微一皺:

  “是個君子啊!這就不太好辦了。”

  陸瑁雖算得上是吳郡世家子弟,但卻是信守情義之人。

  只要是出身貧寒卻懷有大志之士,他皆願意誠心相交。

  因為他的名聲,以致於有同郡之人,就算是與陸瑁素不相識,也願意把孤幼托付給他。

  陸瑁同樣不負所托,不但給對方修了墳,還收養了對方的幼子。

  “陸績懷橘”裡面的主人公陸績,乃是陸家的家主,同時也是陸遜和陸瑁的叔父。

  但陸績逝世時,寧願把孩子託付給陸瑁撫養,也不託付給幫他撐起門戶的陸遜。

  從中就可見陸瑁的為人,受人信重到什麼程度。

  所以說他是個君子,一點不為過。

  君子當然可以欺之以方,但同樣的,如果君子是為了義而至,那你就是再怎麼欺,對方也不會因為挫折而退縮。

  如今吳國向大漢求馬組建騎軍,正是為了漢吳誓盟伐魏的目的。

  此可謂義矣。

  至少在陸瑁這種人眼裡,這就是信義所在。

  至於孫十萬有了騎軍之後,究竟能不能打敗魏賊……那是吳國將軍所要考慮的事情。

  而不是陸瑁此行要考慮的事情,他只會考慮如何達成此行的目的。

  “還有一件事需要注意,”張星憶提醒道,“此次吳國的副使,乃是張白。”

  張白就是張溫的弟弟。

  而張家,與陸家一樣,同樣是吳郡四族之一。

  張白前兩年還親自來過涼州,與馮永面談關於荊州賣糧之事。

  算得上是馮永,或者說興漢會,扶持起來的吳國買辦家族代表。

  “所以孫權這是鐵了心要從大漢這裡拿到戰馬了?”

  馮永得知是張白作為副使後,不禁咕噥了一句。

  畢竟孫權罷黜張溫後,又流放了張白,簡直就是要趕盡殺絕。

  張家若不是遇到馮永,又恰好代理了紅糖業務。

  就算張家再怎麼根深蒂固,只怕也是要傷了元氣,潛伏上一段時間。

  當年張溫出使蜀地,很是欣賞馮永,回到吳地後,從來沒有掩飾過對馮郎君文章的讚賞。

  兩人雖從未見面,但一直有書信往來,所謂以文會友,這本就是世所周知的一樁美事。

  再加上後來張家又成了吳地最大的紅糖代理商。

  要說張家與馮永沒有什麼交情,那就是睜眼說瞎話。

  孫權為了向大漢求馬,居然無視自己前番對張家的打壓,又把張白拉出來做使者。

  這等厚臉皮,確實是世之少見。

  這簡直就是在要脅:要麼給馬,要麼就是張白辦事不利。

  偏偏張家與陸瑁的關係又極是密切。

  當年陸績託付給陸瑁照顧的子女,女兒叫陸鬱生,現在正是張白的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