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859章 南中


                 在大漢丞相南征之前,大漢所能控制的南中地區,最多也就是朱提郡,還有牂柯郡平夷縣以東的地方。

  南征之後,大漢直接控制的範圍,可以直達建寧郡的味縣(即後世的曲靖)。

  興漢會這些年對的開發,基本也是在味縣以北。

  也就是這兩年,才開始漸漸向最南邊的興古、雲南、永昌這三郡滲透。

  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興漢會的種植園,不僅僅是甘蔗種植園,還有茶園,甚至還有少量的桐樹園,已經出現在滇池,以及雲南郡的郡治弄棟縣(即後世的姚安)。

  而且從味縣經滇池,再到弄棟縣這一條路線,興漢會的馬隊漸漸多了起來。

  特別是滇池的茶園,乃是興漢會的重點扶植項目。

  原因無他,滇池的茶,在蜀地乃是早有盛名。

  甚至還有人說,南中之茶,以滇池為佳,曾為貢品。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據馮永所知,雲南滇池的茶,在後世確實也挺有名。

  所以興漢會還特意出了錢糧,請庲降都督府出面,召集了本地的夷人,把味縣到滇池這一條路,重新修繕了一番。

  對於南中的夷人來說,徭役這種事情,以前也不是沒有過。

  除了官府,還有當地的豪族,逼著當地夷人給他們幹活,以前那都是常見的事。

  有繁重的徭役就算了,每年還要上交不少特產,交不上那就得賣兒賣女賣自己。

  官府與豪族對南中夷人的沉重壓迫,那真是由來已久。

  大漢丞相在味縣立了石碑之後,官府的徭役不是說沒有,但和以前作比較,那真是輕得不能再輕了。

  然後在服完官府的徭役之後,大夥正準備回家,然後官府突然說如果繼續幹下去,不但包吃包住,而且還有糧食布匹可以領!

  這等大好事……

  大夥當然是不可能相信的啦!

  但很快就有人搬出大批的毛布,黍米等東西擺在所有人面前。

  這下有人開始半信半疑。

  幹滿一個月後才能領糧食布匹,那肯定是有風險的。

  什麼風險?

  當然是白乾一個月的風險。

  但幹一天就可以白吃一天的飯,這是可以立刻驗證的。

  反正多一天少一天,對個人基本沒多大損失。

  所以就有人試著多幹了一天,居然能吃上官府的飯。

  不虧!

  然後幹到第三天,居然還有肉菜,每人碗裡多了一條蒸得軟乎乎的鹹魚!

  這下所有人的熱情都大漲起來了。

  鹹魚自然是越巂的特產。

  當年馮鬼王在越巂打下的良好基礎,如今終於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稻花魚做成了魚醬,已經在錦城打開了名聲。

  越巂所產的蠶絲,更是一躍成為蜀地的頂級產品。

  原因就在桑樹和蠶種上。

  精心挑選出來的優良桑樹品種,種滿了魚塘周邊。

  而蠶種的培育,越巂已經走在了大漢的最前列。

  相比之下,鹹魚反而是最不起眼的那個產品。

  幹苦力活,除了要吃飽,還要重油重鹽,最好還能有肉菜。

  只是現在肉菜肯定是沒有的,但能每天能吃飽的情況下,每三天還能吃一條香噴噴的鹹魚,對夷人來說,已經足以欣喜若狂。

  再等過了一個月,官府還真發下糧食,整個工地立刻就掀起了歡呼聲。

  其實糧食是不多的,只有一點點,甚至都沒法折算成布匹。

  但官府的人說了,只要他們願意繼續幹下去,可以攢到下個月一起領。

  有了前面的立信,雖說大部分夷人是迫不及待地想把那點糧食拿到手裡,但也有人小部分人願意繼續存到下個月。

  接下來的事就好辦多了。

  夷人紛紛表示,只要糧食布匹給得足,我可以零零七幹到猝死,毫無怨言。

  九九六?

  人怎麼可以懶惰到那種地步?!

  等從味縣至滇池的官道修繕完畢,甚至有夷人拿到了糧票或者布票,然後跑去味縣兌換糧食布匹。

  僅僅是這一個事,大漢官府的威信,就已經在南中的最南邊開始重新樹立。

  雖說興漢會在這個事裡出了大量的錢糧,看上去像是做了一回憨大頭。

  但沒有人有怨言,甚至還嫌路修得太慢。

  因為與茶葉在隴右和涼州的恐怖利潤相比,這些錢糧就是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