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691章 商議

  夢寐以求的生活啊!

  腐敗,真腐敗!

  “今天謝謝阿郎了。”

  身後的李慕輕聲說了一句。

  阿郎今天安排自己與隴西李家的李簡見面,意味著蜀中李家六房與隴西李家正式搭上了關係。

  只要族中在平襄站穩腳根,成為平襄李家那就是簡單的事情。

  然後再好好經營一番,讓李家成為漢陽郡郡望,那就是自然而然。

  按南鄉的經驗,甚至用不著兩代三代,甚至五六代,只要一代人的努力就夠了。

  “謝什麼?你是我馮家人,李家和馮家就算是親族了。你們把家族遷到平襄,對我也有好處。”

  馮永靠在椅背上,閉眼享受李慕的按摩,開口說道,“對了,眼看著再過幾天就到新年了。過了新年,那就是開春。”

  “開春雪化得快,到時候你準備一下,趕回南鄉。唉,你是不知道,這幾天四娘從南鄉那邊連送了幾封信,都是催著讓我放你回去的。”

  “光看她寫的信,我還以為南鄉天要塌下來了呢!看來南鄉那邊,還是離不開你。”

  李慕輕笑一聲:“妾知道了。說起來,妾走得確實有些急了,沒把事情安排好,就全都託給了張小娘子,是妾考慮不周。”

  想起四娘在信中氣急敗壞的語氣,馮永甚至可以想像她叉著腰指著自己鼻子罵人的模樣,臉上不禁現出笑意。

  “回去後,有時間好好教教她。還有,回到南鄉後,讓李同和許家二娘子也到平襄來。今年開春後,隴右要抓緊時間耕種。”

  “許家二孃有經驗,讓她帶著人過來指導一下。”

  推廣糧食與竽頭的種植比例,就是許家二孃的功勞。

  竽頭產量高,是非常重要的備荒糧食。

  只要每年在地裡種上小比例的竽頭,就可以不用擔心一年的災荒。

  更重要的是,莖葉又可以作為豬食,極大地減輕了養豬的負擔。

  唯一所需要擔心的,就是竽頭對水肥的要求比較高。

  但自從有了牧場,這肥料之事,已經不用太擔心。

  所以光是提出種竽頭備荒,增加口糧的多樣性,減少養豬成本這個功勞,就足以讓馮永銘記在心。

  更何況這幾年來,她帶著人,總結出不少的耕種經驗。

  讓她繼續呆在南鄉那裡,委屈人才了。

  現在的隴右,可不比後世的黃土高原,乃是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之地。

  讓許家二娘子帶人過來推廣耕種,正是人盡其材。

  “讓許家二娘子過來妾可以理解,可是男君不是說過,要讓阿弟在南鄉好好畜蜂麼?”

  李慕提醒了一聲。

  “隴右這邊,以後要開牧場,不耽誤養蜂。更重要的是,今年開春後,我要在隴右大量養雞鴨,需要他過來主持這個事情。”

  “再說了,你們李家以後不是要到平襄發展嗎?李同是你弟弟,若是他這一回表現得好,想來以後他在李家,自會有一份地位。”

  聽到馮永這個話,李慕的身體一下子燥熱起來:“妾實不知當如何謝過男君……”

  即便是馮永沒有轉身去看她,也能感受到她話語裡的那份火熱情緒。

  馮永古怪一笑,“先別忙著謝。李同之事,還要四娘同意,到時候就看你如何說服四娘。”

  李慕俯下身來,在馮永耳邊輕輕地說道:“妾明白了。此事就交予妾就是。”

  聲音充滿了甜膩,風情與平日裡大是不同。

  也不知是不是酒喝得太多,馮永又覺得有些口渴起來。

  “嗯,最後一事。”馮永強自鎮定地說道,“你回南鄉後,多關心一下學堂那邊。魏容但有所求,儘量滿足。”

  “後面這幾年,學堂的學生肯定是不夠用的,學堂能教多少學生,儘量多教一些。”

  “阿梅,明日記得提醒我,把越巂的么妹調到南鄉,讓她管南鄉的養殖之事。”

  正在炕上準備睡前準備工作的阿梅低低地應了一聲。

  “聽說么妹乃是男君親自教的祝雞翁之術,為何不讓她也到隴右來?”

  李慕好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