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549章 內憂


                 就在這個時候,只聽得外頭有婢女來報,說是前庭蔣參軍有要事稟報。

  諸葛亮有些尷尬地看了黃月英一眼。

  黃月英雖然在私下裡會發脾氣,但公私和輕重,她還是分得很清楚的。

  只見她嘆了一口氣,無奈道,“國事要緊,阿郎還是先去看看吧。”

  諸葛亮點點頭,“待處理完政務,我再過來陪細君。”

  雖然明知諸葛亮這一去,估計就難得回來了,黃月英還是點頭,“無妨,妾又不是什麼柔弱女子,曉得如何照顧自己。”

  看著諸葛亮出門後,黃月英這才問向身邊的侍女,“丞相這些日子,進食可還正常?一天裡睡多長時間?”

  侍女回答,“回夫人,丞相這些日子,吃食倒是比以前少一些,一日只食五升米,夜裡皆是過了子時才睡,寅時末就起來了。”

  黃月英大吃一驚,“吾才沒看著丞相一個月,就變成這樣了?”

  她的臉色變幻了好一陣,這才吩咐道,“去,把府上未滿二十歲,未曾有婚配的女子,全部給我叫來。”

  諸葛亮回到前庭處理政務的書房,只見早就等候在那裡的蔣琬遞過來一封信,“丞相,江州李中都護來信了。”

  李嚴如今乃是江州都督,統領巴郡之地,鎮守巴東郡永安的陳到仍是李嚴所屬。

  這兩郡一個是大漢與荊州之間的咽喉之地。

  一個是地方富庶,算是大漢的後勤基地之一。李嚴移治江州,就是為了方便收集北伐物資,以及徵發士卒。

  如今他手握大漢這麼重要的兩郡之地,能專門送到大漢丞相手裡的信,自然不能等閒視之。

  哪知諸葛亮拆開信細讀之後,臉上的神色一下子就陰沉下來。

  蔣琬看到丞相這般模樣,心裡就猜出了幾分:這李正方,只怕私心又犯矣!

  過了好久,諸葛亮這才抬頭看向蔣琬,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公琰,北伐在即,李正方所為,卻是越發地過分了。這可如何是好?”

  “不知李中都護又做了何事?”

  蔣琬小心地問道。

  “他在江州(即如今的重慶)築了一個四十六里的大城,說是當儲糧之用,然後又擬再徵發民夫,準備把江州周圍的山切斷,把漢水與江水(長江)連到一起。”

  “切山貫水?”

  蔣琬吃驚道,“這得耗多少民力?”

  在北伐前這般消耗民力,那就相當於提前消耗北伐的力量,李正方這是想做什麼?

  “如今江州被漢水與江水環繞,若是切山貫通二水,江州就成了四面臨水之地,到時只要在城裡存上足夠的糧食,誰想進入,只怕都是由他說了算。”

  諸葛亮的臉色陰沉得快要滴出水來,能讓先前打算與李嚴相忍為國的大漢丞相說出這番話,可想而知他心中的怒火有多大。

  “李中都護好大喜功,在犍為郡時就有先例,未必是存了這般心思?”

  蔣琬試探地說道。

  “若當真是如此,那自是最好不過。”諸葛亮冷笑一聲,“他還提議割出三巴之地、涪陵郡、江陽郡,把這五郡合成一州,欲自任州刺史,這又作何解釋?”

  蔣琬深吸了一口氣,“這豈不是欲擁兵自成一地?”

  “沒錯,確實就是想擁兵自成一地,他還說了,鎮守永安的白毦兵非是精銳,且人數過少,欲以江州兵代替。”

  諸葛亮說到這裡,牙齒格格作響,“白毦兵乃是先帝親衛,隨先帝征戰四方,夷陵之戰,先帝能平安回到永安,正是白毦兵之功,如今在李正方眼裡,竟然不算精兵?”

  “他欲讓江州兵代替白毦兵守永安,想幹什麼!他想幹什麼!”

  大漢丞相說到這裡,再也忍不住了,把手裡的信紙捏成一團,直接砸到地上,滿臉怒火地低聲罵道,竟是少見的失態。

  連通漢水江水,令江州城成為一個四面環水之地,再割五郡以成一州自任刺史,最後還想撤走白毦兵……

  種種所為,說是要爭權奪利那都是輕的,想要擁兵自立,只怕也說得過去……

  蔣琬想到這裡,冷汗直流。

  “丞相,這李正方如此行事,只怕久則生禍啊!”

  想了又想,蔣琬還是忍不住地低聲說了一句。

  諸葛亮點頭,“我又何嘗不知?只是他終究是先帝的託孤之人,位高權重,又確實有才……”

  說到這裡,諸葛亮長嘆了一口氣,頗有些掣肘的感覺,“而且如今首要之事,乃是北伐。他與那孟達有舊,那孟達雖有歸漢之心,但仍未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