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之莊稼漢 作品

第0544章 南鄉遊俠兒

  馮永不甘心地問道。

  “丞相還說了,馮長史在邛都蘇祁登臺三縣復都試之法,乃是大漢他處未有之事,故可寬容而待,此三縣役兵,馮長史可皆自任之。”

  馮永一聽,心裡就是“呸”了一聲,這麼個雞肋的補償,我要來何用?

  如今的大漢,除了那幾個都督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主調動兵力外,剩下的各個郡守,雖在名義上掌軍,但底下還有郡丞、司馬等大小相制,並無隨意擴軍之權。

  越巂算是邊郡,實權掌握在馮永這個長史手中,同時按規矩還多了都尉這個職位。

  都尉其實就是掌握邊郡軍事的人。

  但越巂的四個都尉……兩個是馮永的小弟,兩個是馮永推薦的。

  孟琰這個名義上的太守之所以也能掌握一部分的兵力,其實就是為了制衡馮永。

  如今大漢丞相給了馮永自任三縣役兵的權利,那就是相當於是賦予了他小範圍內的都督之權,可以隨意地在三縣之地擴兵。

  那已經算是對他非常信任的表現了,這在大漢的官員眼裡,可算是夢寐以求的待遇。

  但這對馮永來說……有毛用?

  我又沒打算造反。

  再說了,我就是想造反,三個縣再怎麼擴兵,能幹個啥?那也不夠用哇!

  這根本就是諸葛老妖想看看恢復都試之法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所以才藉口讓自己放開手腳。

  “丞相對長史,可是看重得很啊。”

  孟琰一臉的黝黑,一臉的憨厚,馬屁拍得直接而直白,“能自任三郡役兵,大漢除了那幾位都督,也就馮長史有這等專權。”

  淳樸呢?

  南中夷人……子弟的淳樸呢?

  馮永看著孟琰,一陣無語。

  不管馮永願不願意,南鄉的大抽血勢在必行。

  建興四年十月,南鄉縣在馮永調動人員幾個月後,再一次進行大調動。

  民間傳聞,這一次是要調到錦城當衛士。

  地方上的壯丁輪流到錦城當衛士,這個很正常。

  但對於南鄉縣來說,卻是第一次。

  不但南鄉縣令親自挑選士卒,甚至還備了宴席,讓這些士卒吃喝完畢,這才讓他們啟程。

  這些年地方上徵兵,從來都是挑了人就走,甚至還強制拉人,沒聽說過徵兵官府還請吃喝的,這南鄉的做法,在絕大部分人看來,倒是第一次。

  “這才是正經的規矩啊!”

  看著雄糾糾的士卒離開,有老人感嘆了一句,“多少年都沒看見過這等規矩了。”

  於是有人好奇地問了一句,“這是哪門子的規矩?”

  老頭子搖搖頭,說道,“大漢的規矩本就是這樣的,地方上的役兵至京城當衛士,初到京城和期滿退役,官府都要備席款宴。如今沒人懂這規矩咯!這南鄉官府設宴,才是真正懂規矩的。”

  “老人家高壽?”

  路人好奇地問道。

  “老夫熹平元年生人。”

  路人一怔,盤算了好一陣,這才想起熹平是靈帝的年號,當下大驚,“原來老人家竟五十有六,看來當真是見過那等盛況。”

  老頭斜視了一眼路人,“靈帝想盡法子搜刮錢財,甚至不惜賣官斂財,哪來什麼盛況?你覺得他會掏錢給士卒設宴?”

  路人是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聽到這話,當場就是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倒是男子身邊的一個年輕人聽了,忍不住地說道,“你這老叟好沒道理,你既然沒見過,又如何說得像真有那麼回事一般!”

  老頭一柺子就杵過去,喝罵道,“小子無禮!老夫沒見過,難道沒聽說過?這事自然是聽長輩說起,故才得知有這等規矩!不學無術之徒,羞也不羞?”

  年輕人被罵不學無術,臉色一紅,面有羞愧之色,生生受了老頭一拐,也不躲避,吶吶不能言。

  “原來大漢還有這等規矩,看來是我們孤陋寡聞,謝過老先生的指點。”

  男子連忙行了一禮。

  老頭看了兩人一眼,只見他們身上皆是佩戴長劍,雖然說話間有禮節,但身上的江湖味甚濃,當下咕噥了一句,“不是什麼好人……”

  然後便搖頭離去。

  唯留下兩人面面相覷。

  “師尊,我們如今當去何處?”

  年輕人開口問道。

  男子沉吟了一會,這才說道,“要打聽這蘭陵笑笑生的下落,自然是要從與他有關的事情著手。與他關係最明顯的,一個是新華書店,一個是說書人。”

  “新華書店乃是讀書人去的地方,我們如今這副模樣,自然不好進去,所以先去找這城裡名氣最大的說書人。方才一路行來,我看到有幾個是同道中人,到時候我們找個機會問問。”